第29部分(第3/5 頁)
增加,青石鋪就的古驛道穿過綠色田野,偶有挑著擔子的農夫或是牽牛的牧童走過。
深秋時節,陽光燦燦,晨風習習,空氣鮮新。站在古街巷口往遠處望去,那雲霧繚繞的小鎮風貌,讓人真有種心曠神怡的感覺。
這裡曾經商賈雲集,至今儲存大量明清時代的青瓦木屋、石板鋪路、古街石巷。古鎮四周築有城牆,分內城和外城,均用方塊巨石壘砌,城牆上築有敵樓、垛口、炮臺。氣勢宏偉的定廣門城樓與石板古道、古牌坊交相輝映。
首先去參觀當地第一位狀元趙狀元的狀元府。
趙狀元的故居坐落在小鎮北街。大院門前一副對聯“琴鶴譜志,論語傳家”映入眼簾。
在趙狀元奪得狀元前,本地還從未有過人在科舉考試中奪魁。難怪當地人如此歌功頌德,流傳百年之久房屋的佈局和庭院的佈局,以及房屋門窗精湛的雕刻工藝仍然保持著百年風格。以木質建築結構為主的房屋,古色古香的韻味,寧靜中帶有恬淡,一派書香風範。其中不少雖年久失修,大部分仍風韻猶存,頗具觀賞價值。
陳維政說:“我在這裡有點事,估計需要一個多小時,小松你帶小竹和表嫂在這裡參觀,這可是狀元府第,你們讀書人要多敬仰敬仰才對。你們參觀完就到鎮上走走,然後在鎮上隨便找個飯店等我回來,最好是有狀元豬腳吃的店。”
小松點點頭,劉懿說:“你辦完事就跟我們電話聯絡。”
“好的。”陳維政離開了。他要尋找一些宗教駐地,古鎮四教俱全,而且又是600年古戰場,是他要找的地方。
各種宗教均有自己的辦法與異界溝通,同時也對靈體提供相對安全的住所,只是各種宗教的神職人員能力有高低,與異界的溝通能力也不一樣。
相對各種外來宗教,源於本國的道教在這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道教崇尚自然,提倡人與自然和諧平等,共同相處,無論人鬼神均有其相應的地位,只是它的教義過於深奧,不能為大眾所理解顯得曲高和寡。
陳維政走進道觀,很嚴謹的按照左腳先行的要求,三步走到蒲團前,兩腳以外八字形站立。拱手,彎腰,致禮。他不是信眾,不用跪拜,但是必要的禮節還是要注意的。見完禮右腳先退,並沒有退出大殿,而是在大殿一側站立。分出一絲神識進入搬指,一看,在大殿的外側有一塊黑幡,上面密密麻麻都是靈體,他一抬手,黑幡及上面的靈體全部收入搬指之中。
一切順利,應謝以重禮,陳維政走到蒲團前,右手先自然向右、向下畫弧,同時躬身、屈膝、下蹲,右手掌放於蒲團上,左手掌向左、向下畫弧與右手背十字相交,左手大拇指插入右手掌心內,將雙膝靠於蒲團外側,然後將頭輕慢地與雙手之合谷穴靠近三次。鬆開左手回到中丹田,右手撐著蒲團,慢慢起身,收氣於中丹田,雙手打拱。重複三次,稱之為三跪九叩。是道教的最高禮儀。
敲磬的師父很長時間沒有看到如此嚴謹的禮儀,也配合著把手中的小磬敲出道家的吟唱節奏。
陳維政向敲磬的師父拱手相謝,退出殿堂。
“先生請留步。”後面傳來清晰的叫聲,轉身一看,是敲磬的師父。身著麻衣,腳穿布鞋,白布綁腿。臉色紅潤,神色和藹。
“道長有何指教?”陳維政忙拱手道。
“指教不敢。”道長說:“先生可是攝靈之人?”
陳維政笑笑,沒有承認也沒有否認。
“小觀歷經時光,因信眾錯愛,香火旺盛,只是靈體過多,時時擾亂清靜,這次多謝先生收攝,萬分感激,特送上本觀祖師特錄《甕長集》一書以表謝意。”說罷捧出一本薄書。
陳維政知道這是個有頭腦的道人,有一定的道行,看到自己收走靈體,想要自己留下點什麼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