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部分(第2/4 頁)
,在古裝演繹劇恢弘製作較為jīng良厚重。《漢武大帝》、《三國演義》這樣的題材劇遠銷亞洲各地,其對人xìng的刻畫,文化的底蘊都遠超其他地方。綜合來看,邵氏掌權的香港無線電視臺對著這些題材都沒有任何優勢的,但是他們卻擁有一個所有地區都沒有的特有的王牌——傳統武俠劇,在華人世界獨有的這個型別上,從1983《shè雕英雄傳》開始,無線就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經典之作,《楚留香傳奇》、《神鵰俠侶》、《天龍八部》、《rì月神劍》、《鹿鼎記》、《倚天屠龍記》……幾乎年年有讓人印象深刻的作品。無論是音樂的製作上還是臺詞的編排,tvb都保留了中華傳統俠文化的魅力,劇集裡都充滿著鮮活的生命力,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時期席捲當時幾乎所有收視排行榜的冠軍。而在內地,70、80年代生這段時期出生的男生,誰不曾哼過那如仙音一般“依黑往夢曾見,心內波瀾現”這般搞不明白意思的shè雕英雄歌詞,誰不曾在家中拿著一把摺扇,對著鏡子無數次的開合,幻想自己是那“盜帥愛消魂,月夜暗留香”的楚留香?兒時的午夜夢迴中,誰又不曾在“策馬江湖,快意人生”的江湖中仗劍而行,徘徊於“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的夢境時光?只是隨著時代的變革發展,武俠文壇大師古龍早逝,金庸封筆,該拍的題材也都拍完了,武俠劇開始進入九十年代的低cháo期。近年來就連以拍武俠劇聞名的tvb都少有大製作登場,難續俠之輝煌。直至2000年李桉導演一部《臥虎藏龍》橫空出世,在次年加冕奧斯卡,全球才再度掀起“武俠”風cháo,張億謀,陳凱哥,馮曉剛都加入了這陣“武俠”熱cháo,而香港無線也趁著這個勢頭推出了新型武俠劇《尋秦記》大獲好評。但是讓人遺憾的是,由於經費上的短缺,以及演藝人員的資源有限,2000之後的無線的武俠劇如《雲海玉弓緣》、《覆雨翻雲》都沒有拍出如80年代一般那些劇集的品質,如果說《shè雕英雄傳》與《楚留香傳奇》在電視上的表現力超越了原著,那麼2000年後的無線那些武俠劇集甚至連原著小說的一半魅力都沒有表現出來。前世江城在看到這段資料的時候,發現之後很多劇評家都在評論,當時如果國內有成熟的條件,tvb能以內地市場為重心把自己傳統武俠的優勢發揮到極致的話,未必不能拍出一部叫好又叫做的jīng品出來。也正是看到了這個商機,外加自己一直以來都有的“武俠夢”,姜成在創作完《崑崙》之後便萌生了要製作一部武俠大劇的想法。他希望能將內地與香港的人力資源結合起來,用自己編劇的優勢,加上雙方頂尖的製作jīng英的水平,再彙集一幫jīng英演員,相信最後的成果必定能成為一個jīng品。但這部戲一定不能還是金鏞、古龍的作品,因為那些已經基本拍絕了,姜成不想去炒冷飯,便要找一部原著風靡但尚未改編影視作品的武俠小說。這部《大唐雙龍傳》的原著小說,是當時風靡一時的新派武俠小說代表人物黃易大師的作品,在江城的記憶中,他的大學生涯中便有,凡男生宿舍,無處不討論“黃
書”的風靡局面。在經過2001年黃易作品《尋秦記》的成功後,無線電視也把目標瞄向了這部同為黃易大師代表作《大唐雙龍傳》。但是很可惜的是,這部背景宏大、人物眾多的武俠鉅著超過了無線當時劇組的拍攝能力,由於無線的演員選擇空間太小,導致很多角sè都不符合原著,劇情也被改動的七零八落,最後成品也只是靠著黃易的名氣獲得了一個不好不壞的收視率,與眾多黃易迷的期待卻相差甚遠。姜成記得前世時,在2004年末看到了無線版的《大唐雙龍傳》,除了幾位主演選得還像回事,劇情根本就沒法看了,最後還來了個顛覆xìng的結局,生生毀了一部經典,真是有些讓人扼腕。而在2011年,由香港導演王晶與內地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