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腹瀉是怎麼引起的該怎麼調養(第1/3 頁)
腹瀉的引起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感染因素
1. 細菌感染:如大腸桿菌、沙門氏菌、志賀氏菌等引起的腸道感染,常因食用被細菌汙染的食物和水而發病。
2. 病毒感染:常見的有輪狀病毒、諾如病毒等,主要透過糞口途徑傳播,在兒童和老年人中較為常見。
3. 寄生蟲感染:如賈第鞭毛蟲、阿米巴原蟲等寄生蟲在腸道內寄生,可引起腹瀉。
二、飲食因素
1. 食物中毒:食用被細菌、毒素汙染的食物,或食用有毒的動植物,如毒蘑菇、未煮熟的四季豆等,可引起急性腹瀉。
2. 食物過敏:對某些食物過敏,如牛奶、雞蛋、海鮮等,食用後可引起腸道過敏反應,導致腹瀉。
3. 飲食不潔:食用不潔食物或飲用生水,容易引起腸道感染,導致腹瀉。
4. 飲食不規律:暴飲暴食、過度節食、進食過快等不良飲食習慣,可影響胃腸功能,引起腹瀉。
三、消化系統疾病
1. 腸道疾病:如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腸易激綜合徵等,可引起慢性腹瀉。
2. 肝膽疾病:如肝炎、膽囊炎、膽石症等,可影響膽汁的分泌和排洩,導致脂肪消化吸收不良,引起腹瀉。
3. 胰腺疾病:如胰腺炎、胰腺癌等,可影響胰液的分泌,導致蛋白質和脂肪消化吸收不良,引起腹瀉。
四、藥物因素
1. 抗生素:長期使用抗生素可破壞腸道正常菌群,引起腸道菌群失調,導致腹瀉。
2. 瀉藥:過量使用瀉藥可引起腹瀉。
3. 其他藥物:如降壓藥、降糖藥、抗腫瘤藥等,部分患者在使用這些藥物後可能出現腹瀉等不良反應。
五、其他因素
1. 氣候變化:腹部著涼、季節變化等因素可影響胃腸功能,引起腹瀉。
2. 精神因素:長期精神緊張、焦慮、壓力過大等不良情緒可影響胃腸功能,引起腹瀉。
腹瀉的治療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調整飲食
1. 禁食:如果腹瀉嚴重,可暫時禁食 4-6 消時,讓腸道得到充分的休息。
2. 清淡飲食:禁食後可逐漸恢復飲食,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為主,如米粥、麵條、饅頭等。避免食用油膩、辛辣、刺激性食物。
3. 補充水分和電解質:腹瀉會導致身體丟失大量水分和電解質,應及時補充。可以口服補液鹽,也可以喝一些米湯、果汁等。
二、藥物治療
1. 止瀉藥:如蒙脫石散、洛哌丁胺等,可以減少腸道蠕動,緩解腹瀉症狀。但止瀉藥不能濫用,應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2. 抗菌藥物:如果是細菌感染引起的腹瀉,可根據病情使用抗菌藥物。但抗菌藥物也不能濫用,應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3. 益生菌:益生菌可以調節腸道菌群,改善腸道功能,對腹瀉有一定的治療作用。常見的益生菌有雙歧桿菌、嗜酸乳桿菌等。
4. 中藥治療:一些中藥也可以治療腹瀉,如黃連素、藿香正氣水等。但中藥治療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三、其他治療方法
1. 腹部熱敷:可以用熱水袋或熱毛巾熱敷腹部,緩解腸道痙攣,減輕腹瀉症狀。
2. 穴位按摩:可以按摩足三里、天樞、中脘等穴位,調節胃腸功能,緩解腹瀉症狀。
3. 心理治療:如果腹瀉是由精神因素引起的,可進行心理治療,如放鬆訓練、認知行為療法等。
需要注意的是,腹瀉的治療應根據病情的嚴重程度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