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講】(第1/8 頁)
請大家開啟《講義》第82頁。子五,明身識界即藏性。
當我們在修學首楞嚴王三昧的時候,它對我們身心世界最大的一個作用,簡單地講就是破障,破除我們身心世界的障礙。這一點,我們從本經的序分乃至於正宗分可以看得出來。你看序分,是阿難尊者遇到摩登伽女的災難而請佛開示圓頓止觀的法門;到了正宗分的二十五圓通,乃至於整個五陰魔境,佛陀都是著眼在破障的法門。
本經的破障,其實是有三個障礙要破除的:第一個是煩惱障,第二個是業障,第三個是鬼神障。煩惱障跟業障是屬於我們內心的障礙,鬼神障是屬於外在的障礙。外障是比較容易破的,本經是用持楞嚴咒,以誦持神咒來破除鬼神障。其實它的重點還是在破除內障,因為本經的內涵意思是說“內魔不起,外魔不生”,所以內心的煩惱是根本。
這個破障的意義,比方說,我們今天開一部車子要到高山去,雖然我們這個車子的力量很大,方向也很正確,但是這個道路當中有一個很大的石頭,你就開不過去了,你最後只好無功而返。我們在整個大乘的菩提道當中,雖然我們內心有很強烈的菩提心,也擁有一個正確的法門,但是當我們身心產生障礙,如果我們不知破障法門,可能就是前功盡棄,乃至於墮入天魔外道,最後就失掉了菩薩種性。所以這個破障法門是極度的重要。
從本經的學習,我們可以知道,當我們心中產生強大的煩惱或者重大的業障現前的時候應該怎麼辦。我問你,你怎麼辦?你說你念佛,你說你持咒,其實這都是表面的對治。從本經的學習我們知道,當你認為身心狀況不對的時候,最好的方式就是正念真如,透過即空即假即中的觀照,趕快把心帶回家。也就是說,當我們障礙現前的時候,最怕的就是在障礙過程當中產生迷惑顛倒,產生堅固的執著,然後產生身心的亂動,那就完了。
所以,本經的意思就是說,你障礙現前的時候,記住:不要亂動!為什麼不要亂動呢?你就是不能取著。那麼怎麼能夠不取著呢?你就是要有智慧的觀照,它是即空即假即中的。所以,當我們業障現前的時候、煩惱現前的時候,你安住在不迷不取不動,你可以把所有的障礙降到最低,那個暴風雨能夠把它降到最低。這個時候,我們知道煩惱障、業障是生滅法。煩惱障跟業障有一個最大的天敵,就是時間,它熬不過你的時間。你只要不動,它很快就消失掉。所以,我們修行最大的忌諱就是亂動,盲目的亂動。那為什麼盲目亂動呢?因為你沒有智慧。所以我們不斷地學習本經來加強自己的觀照,使令我們達到不迷不取不動。這養兵千日,你不知道你什麼時候用得到。你可能臨終的時候哪一個煩惱現前,因為你《楞嚴經》的不迷不取不動而把你保護住了。所以我們的確是要在平常加強這個不迷不取不動的能量,這一點是很重要的。
子五、明身識界即藏性 分三:醜一、總標三界;醜二、妄相無體;丑三、結妄歸真
【圖一】
好,我們看子五,明身識界即藏性。
這個標題的意思就是說明,當我們依止內在的身根去攀緣外在的觸塵,而產生一個身體的了別功能,叫作身識。當然,身識的了別是剎那剎那生滅的,它事相是生滅的,但是它的本性卻是如來藏妙真如性。“相妄性真”就講這個道理。我們不要被相狀所迷惑,一定要安住在它的體性,你才能夠不亂動的。
醜一、總標三界
我們看經文。
阿難!又汝所明“身觸為緣,生於身識”,此識為復因身所生,以身為界?因觸所生,以觸為界?
這個地方“總標三界”,就是根塵識三界。佛陀招呼阿難說,又如你阿難過去所能明瞭的道理,說是我們依止內在的身根來碰撞外在的觸塵,這個根塵的因緣作用就產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