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其他小說 > 首楞嚴三昧經真實功德 > 【第九講】

【第九講】(第1/7 頁)

目錄
最新其他小說小說: 重生之奮發圖強模擬器作弊修真寶可夢:直到相遇的那天快穿,那個收割外掛的宿主原配穿越小三,六零後女人的一生兒子愛吃的臭醬天才醫學博士的無敵人生每天睡前一個小故事神之傳承山村少年崛起之路罪案之源:詭案十三宗心淼歸來:納川的寵妻日常一人之下:我自紅塵逍遙大秦:我那身嬌體弱的賢臣送愛上天堂之二罪人無罪一葉知秋的讀書筆記從草莽到建立無上帝國從生化危機開始通關諸天青龍蓮團寵寶寶人參娃,福氣滿滿人人誇出格

請大家開啟《講義》第十九頁,子二、破有體。

在大乘佛法的修學當中,有兩個重要的次第:第一個是安樂道,第二個是解脫道。我們剛開始修學佛法,就是依止我們這一念的信心,去攀緣外在的人事,生起善念,或者是佈施,或者持戒,或者忍辱;依止這樣的善念,我們成就一種善業力;由這種善業力,會招感我們來生安樂的果報,讓我們身體健康,財富非常的具足,有種種美好的眷屬,讓我們生命得到一種快樂的感受。但這個快樂的感受,基本上是無常的,這個果報快樂結束以後,它就消失掉了。

我們剛開始修學,偏重在一種業力的修學,就是依止一種生滅心去攀緣人事,而創造一種善業。剛開始的心都是向外攀緣,這是正常的。慢慢地我們就開始提升,從安樂道而趨向於解脫道。解脫道的特色,他的心已經不再向外攀緣了,他迴光返照我們這一念心——什麼是我們的本來面目?我們依止我空法空的智慧,破除心中妄想的執取,而照到了自己清淨的本性。我們講是“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從清淨的本性當中破除自我意識的執取——用無我觀,照了清淨的本性,我們心中的煩惱就慢慢地淡薄了。所以它的重點,在一種正念的修學,達到臨終的正念。

因此我們可以把大乘佛法分成善業的修學跟正念的修學這兩種次第。我們可以從本經的緣起當中看得出來,阿難尊者剛開始他為什麼出家?他就是緣佛陀的三十二相,所以發起好心。這是一種善業的修學,所以佛陀並沒有否定。佛陀說:善哉!阿難。佛陀也是一種鼓勵的態度。只不過阿難尊者他進一步要問成佛的、要趨向無上菩提的一種大乘止觀,也就是說阿難尊者他不想只是安住在善業,他想要成就正念,所以佛陀就開顯了本經的首楞嚴王三昧:我們怎麼去觀照我們的清淨本性,我們要怎麼樣回到我們的清淨本性,就是我們怎麼樣把心帶回家。這就是我們本經的修學宗旨。

子二、破有體。分二:醜一、約內外出入破。醜二、約一多遍不遍破。

好,我們看《講義》的“子二、破有體”。

這個地方阿難尊者他的執著是說,“由心生故,種種法生;由法生故,種種心生。隨所合處,心則隨有”。說你那個心在哪裡呢?阿難尊者說,我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比如說我的心去攀緣這個花,當我的心跟花接觸的時候,“隨所合處,心則隨有”,心就出現了,就在那個境的地方出現了——心境相合的處所就是心的自體。佛陀說那你這個心是有自體,還是沒有自體?如果是沒有自體,那麼前面破過了。沒有自體那當然就是合乎真理,本來就沒有自體。假設是有自體——佛教裡面佛陀經常用這種反證的方式,先假設它有自體,然後再證明有自體是不能成立的,所以結論是沒有自體。有自體怎麼破呢?這個地方兩段,第一個,約內外出入破;第二個,約一多遍不遍破。

醜一、約內外出入破

我們先看第一段,用內外的出入來破。我們看經文:

若有體者,如汝以手自挃其體,汝所知心,為復內出?為從外入?若復內出,還見身中;若從外來,先合見面。

假設你這一念心是有真實體性的,當然有真實體性它就必需有一個處所。我們就來找找它的處所在哪裡。比如說你現在用你的手去捏你的身體,比如說你用手去捏你的腳,這個時候,“汝所知心”,當你的手跟腳一接觸的時候,你會產生一個感覺跟想法。這種感覺、這種想法、這種心的明瞭功能是怎麼來的呢?是從身體之內而出,或是從身體之外而入呢?你剛剛講說“隨所合處,心則隨有”,你的心跟境接觸的時候心就出現了,那麼這樣的一個自體,是從身體裡面跑出來的,還是從身體之外跑進來的呢?假設是從身體之內出來的,那麼就跟第一科一樣了,你就是心在內,前面破

目錄
別惹我,我有病,發起瘋來不要命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