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部分(第3/5 頁)
)。薦之者眾,將議欲用,問人,人必不對曰(5):“甲賢而宜召也。何則?甲意不欲留縣,前聞其語矣,聲望欲入府,在郡則望欲入州,志高則操與人異,望遠則意不顧近。屈而用之,其心不滿,不則臥病(6);賤而命之則傷賢,不則損威。故人君所以失名損譽者,好臣所常臣也(7)。自耐下之(8),用之可也;自度不能下之,用之不便。”夫用之不兩相益,舍之不兩相損。人君畏其志,信佞人之言,遂置不用(9)。
【註釋】
(1)世間:這裡指一般人面前。
(2)知:通“智”。
(3)人君:這裡指郡守,一郡的最高長官。初為武職,戍守邊疆,後成為地方長官,故上文稱“將”。
(4)騰:超。這裡是盡大力的意思。
(5)本句與上下文之間義難通,故疑有脫漏。按上下文意,此當是與佞人的對話,故疑原文是“問佞人,佞人必對曰”。下文“信佞人之言,遂置不用”,可證。
(6)不:同“否”。
(7)常:遞修本作“當”,可從。
(8)耐:通“能”。下:禮賢下士。這裡是遷就的意思。
(9)置:擱置,放棄。
【譯文】
有人問:“佞人不在一般人面前詆譭人,在郡將面前會詆譭人嗎?”我說:佞人是利用別人去欺騙郡將,而不在郡將面前詆譭人。這人又問:“那麼佞人是怎麼做的呢?”回答是:佞人要詆譭人,就先讚揚他;要危害人,就先安穩他。怎樣詆譭,怎樣危害呢?假如甲有高尚的操行特殊的智慧,名聲顯赫,唯恐郡守召見詢問甲,扶植提拔超過自己,佞人想故意使他被廢置不用又不說他的壞話,就常常大加稱讚他。推薦甲的人很多,郡守將打算用他,去問佞人,佞人肯定回答說:“甲很賢能應該召見他。為什麼呢?甲的意思是不想留在縣裡,過去聽他說過,聲稱希望進入郡府,在郡裡則希望進入州府,由於志向很高那麼操行就與一般人不同,只看遠處的人,那麼心思就不會關心近處。屈才而用他,他心裡不滿意,否則就裝病不幹;位低而使用他,就會傷害賢人,不這樣就會損害長官的威信。所以郡守因此失去名聲損害有聲譽的人,是喜歡把可作部下的人都當作部下的緣故。郡守自已能夠遷就他,任用他是可以的;自己估計不能夠遷就他任用他就沒有好處。”任用他,雙方互相不會有好處;不任用他,雙方互相不會有害處,郡守害怕甲的志向太高,就相信了佞人的話,於是放棄不任用甲。
【原文】
33·12問曰:“佞人直以高才洪知考上世人乎(1),將有師學檢也(2)?”曰:人自有知以詐人(3),及其說人主,須術以動上(4),猶上人自有勇威人(5),及其戰鬥,須兵法以進眾。術則從橫,師則鬼谷也(6)。傳曰:“蘇秦,張儀從橫習之鬼谷先生(7),掘地為坑,曰:‘下說令我泣出(8),則耐分人君之地。’蘇秦下,說鬼谷先生泣下沾襟。張儀不若(9)。”蘇秦相趙,並相六國。張儀貧賤往歸蘇秦,座之堂下,食以僕妾之食,數主激怒,欲令相秦。儀忿恨,遂西入秦。蘇秦使人厚送。其後覺知,曰:‘此在其術中,吾不知也,此吾所不及蘇君者(10)。’”知深有術,權變鋒出(11),故身尊崇榮顯,為世雄傑。深謀明術,深淺不能並行,明暗不能並知。
【註釋】
(1)洪:大。上:遞修本作“正”,可從。考正:觀察,揣摩。
(2)將:還是。檢:法度,法則。這裡是榜樣的意思。
(3)根據文意,疑“人”上奪一“佞”字。
(4)須:需要。
(5)上人:這裡指有本領的武將。本句與上文“佞人自有知以詐人”應相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