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慈禧(第2/2 頁)
為培養洋務人才,清政府於同治元年設同文館,在上海、廣州設方言館,後又派遣人員出國留學,在國內創辦許多專業性學堂。
同治五年(1866年),恭親王奕?上折請求在同文館內添設一館學習天文、算學知識,慈禧批示同意。
奕?再上奏摺明確提出“學西學、制洋器為自強之道”,也得到慈禧批准。
奕?請以從三品太僕寺卿徐繼畲為總館同文館事務大臣,慈禧批准並指示其仍在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行走。
此外,慈禧還發布懿旨表揚從中央到地方的全部洋務派高階官員。
然而,監察御史張盛藻和同治帝師傅倭仁先後上折反對設天文算學館,大臣楊廷熙也上奏請求停止洋務運動,慈禧生氣地要逮捕楊廷熙,後經勸誡作罷,並命軍機處起草駁斥楊廷熙的上諭,表明支援洋務運動的決心。
但慈禧貪戀權力,拖延同治皇帝親政時間,直到其十七歲才為他舉行大婚典禮並讓其親政。
同治十四年(1875年),同治皇帝去世,慈禧立咸豐帝的侄子、年僅4歲的愛新覺羅·載湉為帝,改年號為“光緒”,兩宮太后再次垂簾聽政。
光緒九年(1883年),中法戰爭爆發,清朝和法國在軍事上各有勝負,但慈禧認為應“乘勝即收”,最終簽訂《中法新約》。
光緒十年,以奕?為首的軍機處因不願輕易開戰引起其他大臣彈劾,慈禧與醇親王奕譞合作,以“委靡因循”的罪名,將以奕?為首的軍機大臣全部罷黜,自此開啟獨裁之路。
光緒十五年(1889年),光緒大婚,名義上可親政,但慈禧不願放權,決定訓政數年。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為安撫滿洲貴族的憤怒,慈禧發動戊戌政變,軟禁光緒帝,並第三次垂簾聽政。
此外,她還利用義和團運動,向西方各國宣戰,引發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光緒帝去世,慈禧選擇溥儀為皇帝。
同年,慈禧太后離世,葬於菩陀峪定東陵。
:()新書開局盤點十大武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