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回 文皇許動河東兵 楊素薦太子監軍(第1/3 頁)
“嗯!吐谷渾部比之突厥有過之無不及,狗急跳牆,搶我武威極有可能。武威兵少,防禦面廣,雖有我朝名將於仲文鎮守,但難免有失。本王當上疏父皇,屆時可用我河東新軍出擊吐谷渾,一舉可下,本王也可賺些功勞。呵呵!傳令下去,讓吐谷渾細作探馬將吐谷渾起兵時間、兵力多少和攻伐路線探聽詳實來報。還有給本王繪製一張吐谷渾國內地形圖,本王要其各城駐軍多少,守將是誰都要探得清楚。”楊二和劉文靜、宇文化及想的不同,在楊二眼中這是吐谷渾送上來的機會,是自己賺取政治資本的一次良機。當然,自己的20萬新軍還未真正實戰過,也需要一場中等烈度的戰爭來練兵,要讓將士們見見血才行。
一天後,一封請戰吐谷渾部的加急奏疏從河東晉王行宮發出直送入京師晉王府留守太傅宇文述。楊二讓自己的老師宇文述於廷議時當面上疏。
此時位於大隋朝西面的吐谷渾王國早已迎來了今冬的第一場大雪,茫茫數百里一片雪白,渺無人煙。吐谷渾原屬於遼東鮮卑的一支,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鮮卑族分合遷徙過程中分部重組而成,後長期遷徙,經歷了較長時間後才穩定居住於青海,建立了王國。百年前建國後其勢力不斷擴大,遍佈青海地區大部分及甘肅、新疆邊緣地區,成為此時大隋帝國這個中原王朝的最主要的鄰國之一。隋初時期的吐谷渾正處於鼎盛時期,吐谷渾騎兵經常對周邊地區,向東主要在與隋相接的地方,進行了掠奪和騷擾。這個以遊牧為主的民族往往在入冬之前會挑起較大規模的戰爭,目的主要是劫掠關中地區平原漢民的糧食及擄掠漢人為奴隸。
今年天旱,吐谷渾騎兵更是早早的便出動精銳騎兵頻繁對隋朝西北部的重鎮武威一帶進行了襲擾。好在今年大隋早有了準備,數月前即派出了以對付吐谷渾騎兵頗有辦法的大將於仲文帥兵坐鎮武威,採用了小股精騎對抗小股吐谷渾騎兵襲擾的方式,主動出擊分多路截殺入境吐谷渾騎兵,取得了不錯的戰果,使得小股吐谷渾騎兵不敢過深的進入隋境掠奪。一旦發現大股吐谷渾騎兵到來,則採用堅壁清野,堅守高城不出的辦法與之周旋,吐谷渾兵所帶給養不多,往往數日攻城不下便只得退去。故今年秋季至此時,武威實際損失不大。但這卻給吐谷渾內部造成了極大的危機,原本存糧不多,加上大雪覆蓋,吐谷渾這個馬背上的民族陷入了若不向東入侵隋朝獲取過冬急需物資的戰爭便要處於生存艱險之中的狀態。為此,吐谷渾各親王間停止了內部的爭鬥,國家轉入戰時狀態,各草原部落各自抽調青壯牧民向武威方向開始集結,一場吐隋大戰已是箭在鉉上。
在楊二得到軍情處關於吐谷渾積極備戰的軍情同時,大隋朝廷也早已得到武威餘仲業將軍的加急奏本,要求朝廷早派救兵增援武威。此時的皇宮政事廳大殿上正在就此展開一場戰與不戰的辯論。
“武威餘仲業來報,說那吐谷渾國現在正全國備戰,集結重兵與我朝武威方向,大有全面東犯我關中之意,各位可有何說法?”大殿之上,龍椅之中,文皇面色嚴峻的問詢著殿中的文武百官們,他希望能從百官這裡得到一個解決的辦法,畢竟從內心來講文皇陛下是不願意輕起戰端的,因為包括關中在內的大隋子民才剛剛開始感覺到和平帶來的安寧。
“陛下,以老臣看,不如立刻派出和談使臣去那吐谷渾慕容單于處展開和談,只要條件適宜,我朝便可答應以避兩國戰端。”右丞相韓洪出班提議道。他低頭看看兩旁,包括小部分武將在內已有十餘人在點頭認可自己的提議。
“不可,陛下議和之事不可為!”突然文官首位的左丞相高熲出班大聲呵斥道。見文皇突然睜大眼睛看著自己,一臉的不解狀。在文皇心裡還是希望能透過和談化解即將到來的危機,他認為這是上策,兵戰只是最後的一種不得已的選項。但就算採用和談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