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部分(第2/5 頁)
開旗山沒幾天,楊少宗這邊已經從淮山市和寧州市買到了第一批計劃小煤,在市場煤上也以57元每噸的價格吞了三十多萬噸的優質煤。
1。2億砸下去,楊少宗從元左右丟擲,他就能將旗山的建設經費一口氣提升到5個億。
另一邊,此時的旗山煤礦廠不僅在大力增招工人採煤,還在拓建新礦道,原有的豎井礦都重新用上了,從5月開始,旗山煤礦廠除了保證對3口所和長江冰箱總廠的電廠煤供應計劃外,其餘的產能一概都壓在lu天倉庫裡。
現在的旗山煤礦廠是拼了命的建倉庫,就是不賣煤。
按照目前的預算,到了12月初,旗山煤礦廠自己也能囤積到一百萬噸煤,轉手一賣也是兩個億的收入“……,有了這筆錢,別說旗山煤礦廠有錢自我擴建,旗山核桃林、養牛場、養豬場、雞禽場、伺料廠的後續建設資金不也都一起過來了嗎?
80年代一句話,做實業的永遠不如做倒爺的,80年代確實是屬於實業,可更屬於渠道,而且是〖中〗國式的渠道。
楊少宗口口聲聲說要做實業,si底下的手段還是做倒爺,不是他的素質不夠高,而是他太瞭解事實的真相,世界就是這樣,〖中〗國就是這樣。
一個企業純粹靠產品的利潤率發展壯大,那太低階,…也可以說是水平太高,歐美的大企業靠控制上下游的產業鏈走向巨頭,〖中〗國的大企業就靠一個“倒”字。
左手進,右手出,原封不動賣給你。
這就是商場上千金不換的真諦倒!
楊少宗這些天基本就在抓兩件事,一個是抓緊旗山肉聯廠的渠道建設工作,另一個是抓緊時間和機會在中原煤礦區買煤。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這是〖中〗國人的一句古話和至理名言。
在踢年底的漲價大潮中,有兩樣東西都漲價是最兇狠的,排號第一的是煤,排號第二大是鋼材,江東省和淮海市周邊都沒有一等一的大鋼廠,只有中原煤礦區這麼一個聚寶盆。
所以,楊少宗只能倒煤。
這半個月的時間裡,他基本是天天帶著程治中去寧州、淮山一帶賣煤,有些時候是跟著鴻遠公司的陸總一起去買”有時候就自己去買,反正是隻要有煤就付款。
也差不多就是在同一時間段裡,旗山無聲無息的湧現了幾百個十萬元戶,他們就是富旗公司的那些收購員,這些人有一半是宋方舟、徐明、潘時新等人的親戚朋友,有一半是楊少宗、楊建林他們幫忙聯絡的親戚。
只有這樣”大家才能抱成一團,相互守著秘密。
就這個時期而言,他們其實幹的都是要坐牢的事情,到底是合法遷是不合法,實際上也很難說清楚。
鴻遠公司以前是有款子就收購,沒款子就等貸款,一個月收購,一個月休息”有時候是去鄉下收購兩個星期,然後就換個地方休息一個月。
現在不一樣了,鴻遠直接將所有國庫券都在淞州的幾家試點金融機構和證券公司兌成現金,5個多億的資金一鼓作氣的砸下去再收購一輪。
因為真的賺錢,每個人都還在旗山公社將老婆父母什麼都喊了出來”要不然就是最要好的親戚朋友和同學,差不多有近七百人的旗山籍收購員跟著鴻遠跑最後一輪收購。
他們這邊收購,壓到十萬圓國庫券就讓鴻遠的業務員帶回去兌換成現金,等個兩天,現金又回到手裡繼續收購。這一輪跑的特別快,特別兇,雖然市場上已經明顯有了其他的隊伍在競爭,可大體都是沒有背景的小個體戶,不能和他們這種人抗衡,一個月下來”平均每個人都跑了一百多萬。
加上自有資金的翻滾,跑完最後一輪,富旗公司的資金翻到了五千六百多萬,近七百人的收購員隊伍也大體都成了萬元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