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4/4 頁)
是慢走的招呼著。這是果園自建場以來,工人最感到有地位的的時刻。
電也有了,不再停電,也不再是過節才有電,而是一天二十四小時全有電。周圍農村無不羨慕,果園實行的承包責任制是一個劃時代的舉措,既響應了中央的精神,又讓果園人的生活得到改善,從貧窮到富裕,來了一個質的飛躍。
第八章 春天的故事 (2)
生活得到了保障,來果園的人比吃大鍋飯時多了很多,都想和果園人攀親戚,哪怕沾一點光也好。隊裡有幾個沒有走的知青,一直是單身漢,來向他們說親的絡繹不絕,一下子成了緊俏“商品”,也讓單身漢們樂得合不上嘴,個個左挑右選,像是要選出一個絕代佳人似的。
王明,是選擇留在果園的一個知青。為什麼留下來?他父母都已經雙亡,家裡沒有什麼親人,自己不願回到陌生的城市,果園裡的一切對他太有感情,和場裡的人一起生活了這麼多年,比親人還親人,走當然是捨不得。誰又能忘記養育過的地方呢?
王明是知青中最有學問的青年人,他來果園二隊,就一直沒有丟過書本,只要一有空,他就會從口袋裡拿出一本書,如飢似渴地讀著,有人在他身邊走過,他也全然不知,似乎進入到書的世界裡。隊裡的工人問他,為什麼這樣喜歡看書?他說他父親在的時候,說了這樣一句話“無論你在什麼時候,書永遠是你的良師益友!”他深深地記住這句話。王明在極度沉悶的年代,書給他帶來了很多樂趣,幫助他度過了每一天,他也從書裡學到了很多沒有學過的知識。
隊長常喜歡叫他秀才,凡是隊裡要開會或是寫隊裡的年終總結,隊長總是讓他執筆,寫完後,再念給隊長聽。隊長雖然文化程度不是很高,但他聽王明寫的報告之類的文章後,總是稱讚不已,還在場部到處宣揚王明。整個場裡基本上都知道“秀才”王明。
而王明已經是三十好幾的男人,也沒有找一個女人,一直是獨自一個人生活。前幾年,因為身份的問題,也沒有一個女人敢靠近他,都躲得遠遠地,像躲避瘟疫一樣。王明每天出工收工,也沒有和更多的人接觸,完全在自己的思想領域裡生活著。現在時代變了,沒有人再過問他們的身份問題,各自忙碌自己的生活,對待人的不再是批鬥,更多的是關心和愛護。都是從大風大浪裡過來的人,什麼樣的事沒有經歷過呢?人最基本的善良都呈現出來。
隊裡也分了一片果園給王明,大大小小的果樹有三十多顆,而且正值壯年,正是果樹結果的好時段。王明起早摸黑,總是忙碌不停,但他的習慣依然是口袋裡塞一本書,再忙再累,也忘不了看書。隊長經常來看望他,看看他的果園,看他依然是老樣子就說:
“秀才,不能光看書,現在不像從前,現在是自己做自己得,你不做,就沒有收入,你這個大秀才吃什麼呀?”
“我的事都做了,看書也是休息。”
“你這秀才的道理就是多,我說不過你。秀才,你也不小啦,也該找個女人過日子,生活上也有個照應。冬天也有個人給你暖暖被子,你看你的樣子,衣服髒不拉嘰的,哪像一個年青人,我叫你大嫂替你找一個,行嗎?”
“我還沒有考慮這個問題呢?謝謝你的好意!”
“也該考慮了,別的知青都走的走,結婚的結婚,唯獨你連考慮都不考慮,少見,少見。”
“我也不知怎麼說好,我似乎還沒有這種意識。”
“沒有意識,你是不是男人,哪有男人不想女人的事?”
“我正常得很,只是我想考大學,國家剛剛恢復高考,我想去試試。”
“你有這種想法很好,但是你還是要面對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