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2/4 頁)
乎都是壞天氣,春種後竟然下了冰雹,把許多作物都打折了;麥收時候時常下雨,麥子來不及收割,許多麥子都倒伏在地發芽了;夏天時候幾場大的颱風來襲,破壞更是大,把田地裡種的許多作物幾乎都吹光了,補種都來不及;臨近秋收,又遭連綿的陰雨,許多作物都被泡爛了,所幸這半個月來豔陽高照,不然地裡的作物也收割不起來。
據已經收割回來的糧食總量上估算,今年糧食總的產量是這幾年來最低的,這讓王作憂心忡忡,今天王易問起來,王作稍想一下後,也沒有隱瞞,老實地說了出來。
“今年災情這麼嚴重啊!”王易聽了有些驚異,他知道歷史上貞觀元年到貞觀三年時常遭災,各地收成都不好,但聽剛剛王作所說的,災難還不是一般的嚴重,不過他在回味剛才王作所講的後面一句話,也有些疑惑,“作叔,那為何不多種植水稻?水稻產量高,更能抗災啊?”
“二公子,您怎麼知道水稻產量更高?更能抗災?”一邊的王近忍不住出聲問道。王易這些年從來沒有到田間來過,再加上一直神智不太清醒,知道水稻的情況讓王近很是吃驚。
面對王近吃驚的問詢,王易卻很平淡地回答:“近叔,我是從書上看來的,書上說水稻產量比其他作物都高,生長週期短,可以在水源豐富的江南一帶大範圍種植!”
後世時候家鄉在浙江,在這一片土地上生活了三十幾年,自幼又長於農村的王易,對這一片土地上能種植哪些東西當然很清楚。後世時候,杭嘉湖一帶種植最多的作物當然是水稻。水稻產量高,但需要大量的水灌溉,還需要充沛的陽光,這些條件杭州及附近一帶都能完全滿足,在王易小的時候在農村,他清楚地記的家裡是種早晚兩季水稻,晚稻收割後還種一熟麥子,一年可以有三熟作物,那時家裡總共才兩三畝田地,但這兩三畝田地所種植出來的糧食可供一家人吃上一年還有餘了。
後世時候,也經常有自然災害,王易也知道,即使遭災,只要有一季水稻能收割,應該也不會差的,更不要說晚稻在臺風襲擊後,補種基本上來得及的,不應該出現這種情況的…
如今王作卻說,因為遭災,幾萬畝田地所種植的糧食,供莊內數百口人吃,竟然並不是很充裕,這讓他很是疑惑,又非常不解,即使這個時代糧食產出低,水稻的產量也遠不能和後世時候雜交稻相比,但到底有數萬畝的田地,除了那些山林地外,能種植莊稼的田地數量不會很少,唐初時候所交的賦稅也應該不會很高,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不成今年遭遇的災害是他從來沒有看到過的,可以讓田地絕收?再加上莊內種植的都是一些產量不高的,如粟米、豆類等作物,才導致這樣的情況發生?或者另外還有一個可能,那就是莊內還要積蓄一定數量的糧食,以作他用,今年收成低,但所需的積蓄不能少,能支配的糧食就少了!
這種可能還是存在的,王易知道莊內有幾個大的像倉庫一樣的房子,還有人把守,但他沒進去過,有可能是堆放糧食的,若那幾個倉庫堆放糧食,應該可以放不少數量的糧食。
王易很有這種預感,莊內肯定在積蓄糧食,以作他用,他很想問問身邊的王作是不是有這樣的情況,但看到邊上還有其他幾個人,也生生地忍住了,他想聽聽王作是如何回答他剛才的問題的。
王作臉上有掩飾不住的驚異,在怔了好一會後才回答道:“少爺,你不知道啊,官府收的田租裡面,規定要有一定數量的粟米,粟米所佔比很高,因此也只能多種粟米!而且莊內還需要積存一定數量的糧食,用備不時之需,在糧價高的時候可以拋售,賺取利潤!”
“原來是這樣!”王易聽了點點頭,看到邊上幾人驚異的眼神,雖然心內還有很多疑惑,但想想現在說出來不太合適,也沒再問什麼,繼續往前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