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部分(第3/4 頁)
拾金的順序上與李想老爺爺的順序截然相反。
待到李想老奶奶的新金櫃封棺完畢後,就輪到李想爺爺和奶奶的墳了。
這些工作很瑣碎,花費的時間也很長,再加上到了中午的時候就必須得停止這些工作,因此到了下午太陽快落山的時候,李想老爺爺老奶奶和李想爺爺奶奶的墳才算是拾掇利索。
至此,這算日、獻祭、換棺的三大步已經徹底完成,接下來就是要行棺、落棺了。
在行棺前,原墓地坑窪用新淨土填平,以免遺留有先人骨血被糟塌,然後燒紙錢吿之先人其屍骨已移走,不要再戀此地。再栽上松、柏等長青之樹。
做完了這一切之後,由地師先生掐訣唸誦“起靈咒”,然後作為長子、長孫的大爺手持靈幡,摔喪盆,攜男眷走在靈車前,女眷則跟在靈車後,行棺到新墓地。期間李想這幫孝子賢孫們一路撒紙錢,一直到新墓地。
到達新墓地之後,就是落棺了,也就是安墳。
落棺時,先由地師先生定好山向後,再舉行祀典活動。由地師先生撒“五穀”念“吉語”後,作為長子、長孫的大爺鏟一鍬淨土蓋在棺材頭上,然後幫工們才可開始徹墳。待到用土掩埋出墳頭後,大爺將所持靈幡插在墳頭上,並將紙糊的金銀庫在墳地焚燒,供死者在陰間“受用”。
這一整套流程走下來之後,已經到了晚上將近十一點了,足足折騰了將近二十四個小時,六爺爺早就支撐不住被孩子們送回家了,而大爺二大爺他們也是累的夠嗆,即便是李想這種身強力壯的大小夥子,這麼一整天折騰下來,身子骨也和散了架一般。
不過這一整天的遷墳儀式舉辦的都很順利,到是沒出什麼紕漏。安墳完成後,李想請來的四位大師父就會繼續做法事,而且一直做到七天之後‘圓墳’的日子。當然,這四位大師父的法事也不是白做的,在遷墳儀式啟動之前,李想已經給每個人包好了五千塊錢的大紅包。當然,那幾個幫忙的,李想也早就準備好了每人五百塊錢的“紅包利事”。至於功勞最大的曾舅姥爺,李想同樣包了一個一萬塊錢的超級紅包。
這紅包利事可是不能少的,因為自古相傳,在遷墳過程中所做每項法事,福主也就是東家均要事先給師傅利事(紅包),使其帶著〃喜悅〃的心情去做,如果帶著不滿意的心情去做,有可能出現相反的效果,這樣會給福主或施術者帶來兇禍。而滿意喜悅即是福,大家要的都是財福,所以事主的紅包是不可以少的!而一些事主藐視風水師,一些心胸狹窄的風水師則暗下殺手,給事主日後帶來不必要的災禍!
李想可不想一件好事因為一點小錢就變成壞事,因此這紅包利事給的也是相當痛快。
第一七六章 準備工作
在華夏,遷墳歷來就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兒,自古以來便分為“算日”、“獻祭”、“換棺”、“行棺”、“落棺”、“遷畢”、“問安”等七步。
說得詳細點兒,“算日”是擇良辰、選吉日行遷墳之事;“獻祭”是驚擾地下亡魂之前,先宣讀祭文、告明原委、獻上祭品,以表歉意;“換棺”指開棺之後,給先人遺骨換上新衣,再行裝入事先準備好的新棺之中;“行棺”便是後世子孫披麻戴孝、遍撒紙錢,運新棺至新的埋骨之所;“落棺”是指將成殮遺骨的新棺落入新的墓穴;“落棺”之後,填土立碑,叩拜大禮行完,便是“遷畢”;最後是“遷畢”之後七日,需到先人的新墓前“問安”,看在新居內是否安好,有無不滿意之處;也就是所謂的圓墳。這七步缺一不可,否則,親人在新地界兒不得安寧,免不了夜間託夢,驚擾陽世之人。
當然,在這七步之前,還有很多準備工作要做,比如說新金櫃的打造,這新金櫃,指的就是新棺材。早些時候華夏還不興火葬,因此人死後都是直接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