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部分(第2/5 頁)
你如何報答?”
性閒和尚繼續淡然的答道:“此地只有性閒,沒有周家幼弟。”
方應物喝問道:“你受父母精血降世,此為因;而你幼年母亡,早年離家失蹤,父死又未盡孝,那你的果呢?斬不斷這份因果,如何說不是周家人?既然還是周家人,總得給本官一個報答。”
性閒和尚默然片刻,再次合手為禮:“貧僧知道了,明日便隨施主去。”
方應物大喜,看來事情要成了,沒想到過程比自己想的還簡單,可算是解決一樁麻煩事!他擔心生出意外,又見天色不早了,便委屈自己當晚住在了報國寺裡。
雖然條件艱苦了點,但是架不住方應物高興,先前的滿腔怨氣一掃而空。此事要是辦成了,在太后那裡自然又是大功德一件,少不了自己的好處!只是不知到底會有什麼好處?方應物心裡不停地盤算著。。。。。。
一夜無話,到了次日,方應物迫不及待的來到珈藍殿,把性閒法師手裡的掃把扔到一旁,督促道:“法師!請隨本官去罷!”
性閒和尚微微一笑:“施主對周家有恩,貧僧無以為報,便送了施主一夜歡欣喜悅,正所謂**一刻值千金,但因果也僅此而已。南無阿彌陀佛!”
我靠!方應物指著性閒和尚愕然無語,這和尚也忒能耍人了!(未完待續。。)
ps: 三更完畢,困死,睡覺!
第三百八十六章 報國寺(下)
方應物就站在殿中,瞪著性閒和尚半晌,但性閒和尚不以為意,繼續灑掃殿宇,然後坐在佛像下,手持木魚唸經,南無阿彌陀佛!
送施主一夜歡欣喜悅?一想到這句話,方應物便氣得牙癢癢,這也叫報答?有信仰的出家人精神世界自成封閉體系,用他們自己的邏輯詭辯起來就是個死迴圈,平常人根本插不進去。
氣歸氣,怎奈縣太爺的威風在這兒使不出來,對這性閒和尚真是打不得也罵不得。
方應物在珈藍殿裡聽著性閒和尚唸經無趣,便出去看看能否另尋蹊徑,找到了報國寺的老住持閒談。
“性閒法師是如何來到貴寺的?”方知縣饒有興趣的問道。
這老住持法號圓通,聽到縣太爺詢問,很殷勤的答道:“十年前,性閒重病纏身,倒在本寺門前。老衲於心不忍,便抬了他進殿,此後我佛庇佑,叫他全好了。如此性閒誠心拜在老衲座下,在本寺為僧。”
方知縣嘆道:“看來你們師徒之間相處不錯,孰料這性閒法師竟然是東朝聖母的幼弟,這多年來你也想不到罷!只是性閒法師向佛之心堅執,不肯再沾惹紅塵,聖母欲相認而不得,為之奈何。”
聽到這裡,圓通老和尚雖然沒有說話,但也忍不住輕輕嘆口氣。方應物一邊感慨,一邊沒忘了察言觀色。見此暗想,彷彿有門兒!
如此方應物彷彿拉起家常,循循善誘的問道:“貴寺是何時所建?是如何建起來的?”
圓通老和尚答道:“蔽寺淵源甚久,不過文皇帝起兵靖難時候荒廢了。後由上代住持在荒野中重建廟宇,至今五十年了。”
方應物漫不經心的問道:“荒野之中重建?可有田宅地契否?”
圓通老和尚一時語塞。當初靖難時北平城外兵荒馬亂、十室九空,後來兵事結束。上一代老住持隨便在村居田間尋了塊空地建起寺廟。先來先得,又不曾買賣過,也沒佔了別人地方,哪有什麼地契?
但老和尚轉念一想,莫非這縣太爺有意示好,要給報國寺辦一張地契文書?那樣寺廟土地就是鐵板釘釘的永產了,倒也是好事。
如此老和尚“阿彌陀佛”一聲,坦然答道:“多年來蔽寺一直據此,實未見用到過地契。”
“哦。”方知縣兩眼望天。想了片刻,又開口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