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第3/5 頁)
羅漢果位。他當時是發了這樣的願。諸比丘,你們是怎樣想
的?當時的那位施主就是這位羅漢比丘。他當時為了勝過另外一位施主而
出家,今世又是想勝過給孤獨施主而出家,並獲證羅漢果位。
諸比丘複次請問:“世尊,以何因緣這位羅漢比丘發心如此廣大,其
他施主不能勝過他?唯願為說。”世尊告曰:“不僅現在他的發心非常廣
大,以前也是。早在人壽三萬歲,人天導師、如來、正等覺金寂佛
(Konagamana)出世時,有一大國王,準備在自己的花園裡修建一座經堂
供養如來,便對大臣、施主、男女老少宣佈:‘你們當中誰能發心修建這
座經堂,便可供養到金寂佛。’其中有一位施主積累了很多黃金髮心修建
這座經堂,修成後,供養了金寂佛⑴。在臨終時發願:以此善根,願我生生
世世能超勝一切施主,並能在釋迦佛的教法下出家,滅盡煩惱,獲證羅漢
果位。以其發願成熟之因緣,今在我教法下得出家;滅盡煩惱,獲證了羅
漢果位。”世尊如是宣說,諸比丘歡喜信受,作禮而去。
(82)兩位老人
—前世願力 七歲證果
一時,佛在舍衛城。有一大國王,名曰增長,他統率軍隊將整個釋
迦族塗炭無餘。阿難尊者的妹妹、妹夫亦無倖存,唯遺留兩個孤兒,流落
於迦毗羅衛城的街頭,無依無靠。無家可歸時,從舍衛城來了一位施主,
看見沿街乞討的兩個孤兒,便認出了是自己朋友的孩子,前去詢問他倆:
“孩子,你們的父母哪兒去了?”“我們的父母都被增長王殺害了,留下
我們兩兄弟無家可歸,流浪於街頭。”“你們既然已無人撫養,那就去找你
們的舅舅阿難尊者,他在舍衛城,對親戚特別關心,你們如果去找他,肯
定會得到照顧。”兩個孩子說:“舅舅遠在舍衛城,我們路途又不熟,不知
道怎樣去找舅舅。”施主安慰道:“不要急,等我在此辦完事,可以帶你們
去。”這兩個孤兒耐心地等待。施主事情辦妥後,就把他倆帶到舍衛城,
告訴他們:“你們的舅舅就在此苦行(Tapo Kamma),你們自己去找,我要
回去了。”施主囑咐畢,獨自回去了。這兩個孤兒四處訪尋,終於找到了
自己的舅舅阿難尊者。尊者知道他們是來自迦毗羅衛城的外甥,便問:“你
們的父母哪裡去了?”他倆說:“舅舅,我們的父母都被人殺了,留下了
我們兩個,無處可依,四處流浪。後來,聽說了舅舅您在舍衛城,故特意
來投靠您的。”阿難尊者聽畢,心裡很憂愁。諸比丘見阿難尊者如此,便
詢問道:“尊者為何心裡如此沉重?”尊者說:“這兩個孤兒是我妹妹的孩
子,無依無靠,特來投靠於我,但我是一個苦行僧,自己無資生之源,三
寶的財物他們又不能享用,不撫養又不行,若撫養,對我來說又很困難,
真不知該怎麼辦?”諸比丘勸阿難尊者說:“尊者,還是好好地照顧他們
吧。世尊曾講過,如果對僧眾做利益事,可以對其佈施,因果上也沒有什
麼不應理的。這樣,可以讓這兩個孩子常為僧眾洗缽、洗水果、供花等,
做一些這樣的事是可以開許的。”如此,阿難尊者便攝受了這兩個可憐的
孤兒。(師言:象一般的小孩子或居士,若經常為僧眾做事,僧眾的財物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