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第4/5 頁)
,當時交通不便,訊息阻塞也是正常的。
劉備喝了一口酒後,才回答道:“陳宮。”
陶謙卻是聽說過陳宮其人,便是眉毛一皺,思索道:“當年兗州黃巾猖獗,刺史劉岱被殺,一州無主,便是人心渙散。在這危急時刻,公臺等力迎曹操,才使得兗州重新安定,公臺之功非小。不知公臺與這件事有什麼關係?”
劉備道:“只怕使君還不知道其中變故,其實兗州事變跟公臺有莫大幹系。”
陶謙哦的一聲,問他:“平原快快說來!”
劉備先問:“邊讓之事想諸位應該都聽說了吧?”
眾人點了點頭。
陶謙道:“文禮乃天下名士,無人不知。聽說他善占射,能辭對,家裡經常賓客滿坐。府掾孔融、王朗就曾經修刺相候。議郎蔡邕亦深敬之,以為宜高任,多次上書推薦。後以高才屢次擢進,遷出為九江太守。初平中,因為王室蒙塵,他便去官還鄉。曹操臨兗州,多次招攬他。文禮只因跟曹操不和,被曹操所殺。”
邊讓字文禮。
劉備點了點頭:“邊讓之死讓兗州上下震動,更讓公臺忌憚。但最終點燃導火索的便是曹操兵犯徐州之事。聽說他在曹操兵犯徐州時就極力反對,而眼見曹操到處屠殺無辜百姓,更是令他極度不滿……”
陶謙聽到這裡,便似是找到了知己,嘆道:“原來公臺也有憐憫我徐州百姓之心。”
劉備道:“公臺既然無法勸阻曹操,便找到陳留太守張邈,勸張邈奉迎呂布入主兗州,共同對付曹操。”
陶謙點了點頭,道:“原來是這麼回事。不過孟卓跟曹操一向要好,便是當年袁紹為盟主討伐董卓時,孟卓因不滿袁紹罵過他,袁紹那時就要曹操殺他,曹操不肯。從這件事情看,他們之間關係應當很好才是,他又如何要聽陳宮之言反曹操呢?”
孟卓乃張邈的字。
劉備道:“只怕還有一件事使君並不知道,其實在呂布去袁投靠張楊之時就曾走張邈那裡路過,張邈還跟呂布把手共誓,只被袁紹知道了,更加惱怒於他。張邈因為袁紹跟曹操關係非同一般,整日擔心曹操會聽從袁紹來殺他,所以陳宮一說,他才立刻同意跟他們合作。”
頓了頓,道:“其實這麼多都只是片面的,還有更重要的原因,使君一定猜不到。”
陶謙哦的一聲:“是什麼?”
劉備道:“想張邈本為陳留大吏,曹操當年討伐董卓時也只是虛名的‘奮武將軍’,既無兵力也無名位,他們之間勢力相差可見。而曹操突然得了這兗州,便是一夜之間從他下面跑到了他上面,你說他心裡能服麼?”
陶謙點了點頭:“此言有理。”
劉備總結道:“便是一個失意的陳宮,加一個不忿的張邈,再跟一個落魄的呂布,他們三人一結合,兗州還能安定麼?”
眾人聽來都是點頭稱是,只公子商冷笑道:“平原分析得十分巧妙,只不知這些訊息需要多少時間多少刺探才能收集到?”
劉備一愣,突然意識到一個錯誤。對啊,我這麼一說,便是明擺著告訴別人,你們不知道的事我都知道!如此一來,那還能不讓別人起疑麼?
劉備突然覺得自己太過虛榮,便是為了炫耀自己心裡的那點‘見識’,愣是沒頭沒腦的把不該說的都說完了,當真沒考慮到後果。
劉備在心裡嘆了一口氣,摸了摸滾燙的臉:“哎,看來還真是喝多了。”
公子商這時丟下盞來,對陶謙拱了拱手:“父親,孩兒身體不適,要先走一步了。”說著也不等陶謙同意,便即走了出去。
公子商突然丟下這句話就走了,而再一看陶謙虎面呆滯,似乎心裡深藏了許多心事,只這樣一來,劉備看在心裡更加不安。想我這些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