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部分(第3/4 頁)
靜?”
“為什麼?咱們……不動手?”程通疑惑的道,“明天他們再走一天,估計就快到建昌了,那時再下手可就太遲了!”
“不會!”蕭然斬釘截鐵的道,“兩隻部隊會合之後,這一兩天一定不會開拔。”
程通看他說的如此肯定,也就不再堅持。果然不一會,東面的部隊穿過山谷,跟荀敬的叛軍合兵一處。這支隊伍不單人數較多,還攜有大大小小的二十餘門火炮,並數十輛大車,攜帶著糧草輜重。荀敬、汶罕跟明貞都親自出營迎接,對面的隊伍中也走出一位白袍將軍,頭盔遮的很低,距離又遠,看不清容貌。
這幾個人似乎很是矜熟,匆匆打了幾句招呼,便一起進帳去了。營裡派出小股的巡哨部隊,蕭然不敢久待,只留下幾名狙擊手負責監視,一個班的偵察兵負責抓舌頭,其餘人撤入後面的山谷。
叛軍的營盤中已經飄起嫋嫋的炊煙了,蕭然等人卻不能點火,只能啃硬邦邦的“鍋盔”。這東西實際上是一種麵餅。據說它地製作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時期。相傳周文王伐紂時,鍋盔就被用作兵士的軍糧。到了秦代更是被髮揚光大,普及推廣。秦人制作的鍋盔,個大,餅厚,瓷實。據說鍋盔最初不叫鍋盔。因其外形酷似樹墩的橫截面,因而被叫“墩餅”。
當時秦軍行軍時士兵配發的墩餅,一個都有五六斤重,一個墩餅的直徑大約在50~60米左右,厚度也都在10厘米,而且士兵地攜帶方式也很獨特,兩個墩餅為一組,在每個墩餅上鑽兩個眼。用麻繩繫好,前胸、後胸各搭一個,如同民間過去常用的褡褳一般。這一特殊的攜帶方式在突遇作戰時,墩餅竟成了極好的單兵護具,起到了盔甲(防彈背心)的作用,更難得的是,敵軍射過來的箭,紮在墩餅上,被秦軍士兵拔出來後,又可用來射殺敵軍。墩餅能“吃箭”,也成了秦軍獲勝的一**寶,而後士兵們便把墩餅喚作“鍋盔”,即用鍋烙出來地硬麵盔甲。鍋盔也由此而名聲大振。秦人出門,家中必烙鍋盔,讓出門人帶上。這一習俗延續至今。據說三國時期,著名的諸葛亮草船借箭之計,其靈感就來源於秦軍的鍋盔吃箭。
鍋盔的製作方式是非常講究的,要用上好的小麥麵粉,用水攪拌,和成麵糰,待發酵後用擀杖擀成大圓餅,置於平底大鐵中。用文火慢慢烙之,烙幹水分,皮微焦黃而瓤幹香醇。鍋盔即使在炎熱的夏季,放上十天半個月也不會變質發黴。適合長距離作戰食用,完全可以和今天軍隊所使用的壓縮乾糧媲美。
蕭然為他的特種部隊裝備的行軍乾糧,就是這種鍋盔。當然個頭比秦時地要小一些,但是加入了一些豆類、蔬菜汁和牛肉乾,營養更豐富,也更耐餓。每個士兵背十張鍋盔,這就是七八天的口糧,唯一的缺點就是水分都被蒸乾了,乾巴巴硬邦邦的難以下嚥。
而經過大半天的急行軍,大部分兄弟的水袋都空了,偷偷摸摸地想去對面山谷的小溪打水。但是宿營地靠近水源的地方,一般都是巡哨部隊警戒的重點,如果被敵人發現就糟了。所以蕭然堅決把大家趕了回去。
不少兄弟嘴巴實在幹得厲害,這餅說什麼也咽不下去。蕭然把自己的半袋水給大夥分了,弟兄們死活不敢喝,最後還是用命令強迫著他們接了過去。
沒有水,這大餅吃的就更鬱悶了。正在那兒噎得直伸脖子,身後一個聲音道:“給你。”
蕭然當然知道這是林清兒。無論是行軍還是宿營,這丫頭都寸步不離的跟在他身後。連忙轉過身,接過水袋咕咚喝了一大口,這才勉強把嘴裡的餅渣子嚥了下去。感激地衝她一笑,又把水袋遞還給她。
但是遞出去一半,蕭然就後悔了。自己喝的痛快,但是沾過嘴之後,卻叫她怎麼喝呢?即便是在後世,這“變相接吻”也是挺曖昧個事兒,何況是在清朝?這麼一猶豫,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