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部分(第3/5 頁)
主要部位用熟鐵鑄造,加上人工和軸承價格造價十二兩一臺,可以大規模推廣。比較麻煩的一點就是要經常維護,刷漆防鏽,估計每年的維護成本都要一兩銀子。如果李植要大規模推廣,估計要組織起一支專業隊伍定期維護這些龍尾車。
但比起變旱地為農田的收益,這一兩銀子維護費也就不扎眼了。
####
還滯留范家莊城牆外,願意為李植佃種農田的貧民有一萬一千零八十三人,李植讓人進行了統計造冊,確定其中能做農活的男丁有二千三百一十一口,壯女二千一百七十八口,合計四千四百八十九口。另外還有兒童四千二百一十五口,老弱兩千三百七十九口。
李植按照這個時代的農業生產水平,決定給每個男丁和壯女分二十畝田,這就需要旱田九萬畝左右。這些田地,李植準備向范家莊東西南北二十里內的荒地索取。
范家莊管理的範圍內有三條小河,分別為柳河、羊河和劉家溝,這些小河水力不大,裝筒車不現實,但裝李植的龍尾車就可以提水。只要裝上龍尾車再配合一些溝渠,河流裡的水就能流到距離河流一、兩裡的旱地裡,把那些旱地變成可以灌溉的旱田。
河流兩側幾百米內現有一些農田,是靠人力挑水灌溉的。這些農田李植不準備改變歸屬,而是每隔兩百餘米河道就在這些農田裡修建一條垂直於河道的灌溉渠,將水車揚起的河水傳遞到距離河流更遠的農田裡。
李植把官廳中的幾十個吏員培訓了一番,告訴他們怎樣繪製圖冊。然後就把他們派出去,在三條小河附近勘探地形,記下土地的情況,調查有無主人,最後彙整合冊。
令李植欣喜的是,這些不能灌溉的荒地絕大多是無主地。
李植決定把這些荒地都變成自己的私田。
李植為貧農開墾田地不是做慈善,是要收地租的,他要把這一萬貧民變成自己的佃農。所以他準備以私田的名義持有這些即將被開墾為農田的土地。
在名義上,衛所的軍田是沒有主人的,都是國家的,是不能收取地租的。但有明一代衛所軍制逐漸凋敝,軍田很多被轉賣,而且是白紙黑字寫好地契轉賣,因此都有了主人。明末的軍田中,大量存在主人向佃租戶收取地租的情況。就算沒有被轉賣的軍田,也被耕耘者視為自己的私田。
所謂衛所官員搶奪軍田,說的就是為所軍官搶奪軍戶的土地使用權,把自己變成軍田的主人,再租給軍戶收租。
既然大家都這麼操作,視為常例,那李植作為范家莊長官,當然可以把這些荒地收為私田,租賃給耕作的佃戶。李植按價格購買荒地,就不存在搶奪軍戶軍田的問題。
唯一的問題是河邊的那些土地現在有人耕作,李植要在這些田地中修建灌溉渠,要說服這些土地的主人。雖然耕作軍田的不一定是軍戶,也可能是佃租軍田的民戶。但這些土地位於范家莊的管轄範圍內,說服工作相對簡單。
說不通可以硬來,名義上這些田都是軍田,是可以由長官調配的。
李植把旗下的屯堡長官全部召集到了范家莊,大聲宣佈自己的開墾工作。
李植升為遊擊將軍後,賀世壽也讓李植以遊擊身份分守一地。他麾下便有了三個操守,這三個操守又管著八個防守,下面共有三十七個管隊,共有大小屯堡四十八個。這些屯堡管理的方圓幾十裡的土地,如今都是李植的轄區。
李植大聲說道:“為了擴大范家莊的屯田子粒,本官決定大型屯墾新政,開墾九萬畝新田。”
聽到九萬畝的數字,李植下屬的防守和管隊們都愣了愣,暗道遊擊大人好大的手筆。如果每畝徵一斗二升的屯田子粒,那這九萬畝新田就要為范家莊新增一萬石的屯田子粒。按尋常年份二兩一石的價格,范家莊等於要為大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