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汴梁大亂!(第1/3 頁)
馬道街上的一把火,點燃了汴梁大亂的導火索!
如今,再追究信是誰寫的,趙匡胤叛亂與否,已經全無意義,外面的喊殺聲可以說明一切了。
而且,韓通、趙匡義及眾多官員護衛之間的混戰,僅僅是一個訊號,看到城東火光沖天,一直蟄伏的肖正等人,立即衝上了大街。
於是,深夜慌亂之中跑出的老百姓,看到了這樣一幅情景——
原本馬家藥鋪的兩個夥計,拎著長刀衝向了御街!
長期蜷縮在破屋子裡的乞丐,“神奇”地從草堆裡抓起一柄長劍!
趕馬車的車伕,將自己的車扔在一邊,跳上馬背,手裡揮舞著利刃!
汴梁內城中,越來越多的火光亮了起來,從南燻門到宣德門,從閶闔門到望春門,越來越多的老百姓湧上了街道,單單是御街兩側的店鋪,就有幾十家陷入大火!
羊群效應!
這個概念,說的是一旦有人領頭幹什麼事兒,其餘“烏合之眾”(非貶義)也會盲目地跟隨著,尤其在恐慌氛圍的籠罩下,人們會自覺地放棄判斷力。
很快,“趙匡胤謀反,率兵屠城”的訊息就傳播開來!
如果僅僅是肖正、蔡振等人從中作梗,是掀不起太大風浪的,最多能引發一陣騷亂。但是,有一個“神助攻”選手,那就是趙匡義!
原本,趙匡義隱身在御街的偏僻角落裡,他手下的一千多人,有六百左右都聚攏在皇宮宣德門、西華門兩處,一旦要決定攻進去,宣德門作為佯攻,因為這裡宮禁力量很強大,打進去是痴人說夢。但西華門不同,他作為經常出入皇宮的人,早就偵查明白了,平日只有百十人的御林軍駐守。
為了萬無一失,他還委派王彥升,專門從軍需那裡搞來戰袍、鎧甲、長矛等制式裝備,目的就是,在攻打西華門的時候,可以速戰速決、減少損失。
皇宮內部也有不少人啊!想要殺到延福宮,俘獲皇帝、皇后及皇子,不是那麼容易的。
只是,趙匡義高估了手下這幫人的軍事素養,也高估了自己的智慧。
他在“養馬莊”訓練的手下,若說是街頭鬥毆、打家劫舍、埋伏暗殺等操作,實力是不容小覷的,可在正規戰場型的戰鬥模式下,缺點很快就暴露出來。
定力太差!
古代軍隊作戰,講究排兵佈陣、進退有序,正所謂“疾如風,徐如林,不動如山,侵略如火”,這群底色是二盲流子的死士懂個屁的“山林火山”,聞聽四周喊殺聲傳來,就以為可以行動了!
幹吧!趙大人(趙匡義),我們要動手了!記得給我們封官賞錢!
率先動手的是宣德門的一波蠢蛋,大約二百多人,趙匡義三令五申讓他們“佯攻”!
這群大爺倒好,直接衝到了皇宮門前,為首的二話不說,對著守門士兵就是一箭!
“嗖——”
還別說,射的真準,守門士兵腦袋正中箭矢,連喊都沒來得及,人就直挺挺栽倒了地上。
可是,門洞之內、城牆之上計程車兵不是死人啊,本來就被四處喊殺聲、火光警惕起來,派人前往通知宮內御林軍統領張繼臣,突然一大群人衝過來,還一箭把自己人射死了!
不要問,不要說,開幹吧!
隨後,城門前的二百人,被結結實實地上了一堂“後周基礎軍事素養課”。
一聲令下,宣德門前的拒馬被陳列開來,隨即上來的是盾牌兵,每人手中是一柄“手刀”,是後周及北宋時期近戰狀態下的制式兵器,後來我軍民砍小鬼子的“大刀”,就一定程度上模仿了其規制。
盾牌兵的後面,是一排手持鉤鐮槍計程車兵,這種兵器源於春秋時期的“長戟”,向前可以扎,向後可以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