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兩位博士不同的人生路引發的思考(第2/2 頁)
求情也是事出有因。造成兒子如此結局,這對父母確有不可推脫的責任。
看看夏俊卿的家庭情況如何呢?夏俊卿的父母都是hF市長豐縣三十頭中學的初中物理老師,常帶畢業班,教學任務繁重。於是在夏俊卿四歲半那年,父母乾脆決定讓他先跟著一位熟識的小學老師去上學,願望只是有個去處,“只要別掉廁所裡就行了”。上了一段時間,家裡人發現他“完全沒有跟不上”的情況;聰慧加勤奮,夏俊卿的求學之路順風順水。父母並未特殊設計要他如何如何,倒是從小在其為人、品格方面嚴格要求,發現問題,該懲罰就懲罰,毫不手軟。在他的成長之路上,各階段都由自己把握、選擇,聽從心靈的呼喚,很多事情都未曾讓父母操過心。父母都有自己的工作,愛崗敬業,不把自己的理想願望強加在孩子身上,這給夏俊卿形成一個寬鬆的成長環境。特別是其母親,2011年被hF市婦聯授予“十大傑出母親”榮譽稱號,表彰她從教數十年“把滿腔的母愛獻給了學生”,同時將兒子培養為優秀的棟樑之才,事業與家庭“雙豐收”,給孩子帶來的絕對是正能量。
這兩個家庭的環境差異,也許能成為解讀兩位博士之所以有如此不同人生之路的重要密碼。放眼更廣闊的成長空間,學校教育也不是無可挑剔,一些學校重智輕德、重學習方法輕思想方法、重應試技巧輕人生智慧的情況還是不同程度地存在,升學率一直是衡量一所學校好不好的重要指標甚至唯一指標。與此形成巨大反差的是,學校對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教育卻顯得空泛無力,甚至可有可無。有些老師甚至在課堂上公開宣揚“不成功不要來見我”的成功哲學,這更易導致那些“人生抗體”缺乏的“尖子生”迷失方向。
教育事關民族的未來,國運的興衰。教育家陶行知曾經說過:“先生不應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學生不應該專讀書,他的責任是學習人生之道。”在社會變革的大潮中,面對開放的世界,如何把握自己,守住心靈的底線,維持高潔的精神家園,是永遠值得研究的課題。“要練就‘金剛不壞之身’,必須用科學的理論武裝頭腦,不斷培植我們的精神家園。”所以,無論是學校教育,還是家庭教育、社會教育,都應當糾正“英雄只問成績”的錯誤傾向,把教學生如何做一個身心健康的人放在首位,讓教育迴歸求真育人、塑造高尚靈魂的本真。
2015.7.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