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三、參觀上海世博會,看致哥、秀姐(下)(第1/2 頁)
7月7日,本是盧溝橋事變,全面抗戰爆發紀念日,不過,畢竟時間已過去了73年,中國社會太平安定,鼠人和當時許多人一樣,正為參觀舉世矚目的上海世博會早起趕路,準備排隊乘船呢!
什麼樣的情況叫做人多,怎樣讓大規模蜂擁的人群按規矩做到有序參觀遊覽,鼠人此番算是第一次見識。
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會場位於南浦大橋和盧浦大橋區域,並沿著上海城區黃浦江兩岸進行佈局。世博園區規劃用地範圍為5.28平方公里,包括浦東部分為3.93平方公里,浦西部分為1.35平方公里。圍欄區範圍約為3.22平方公里。
鼠人住宿時就選擇在浦西乘車去渡船碼頭比較方便的地方,他們一早乘的是去看世博會的專線車輛,下車直奔過江的碼頭,人人爭先恐後,潮水般向前湧,到達碼頭一看,碼頭外空場上有許多圍欄,彎彎曲曲,繞來拐去。鼠人看得分明,原來是有十幾個檢票入口,人們按次進入這些圍欄通道,就可在這裡面順著圍欄左拐右轉,自然跟著前面的人向檢票口方向去。鼠人是提前購的參觀票,一票通行,慢慢等著、繞著,順利過檢、上船,渡過黃浦江,到浦東展館集中區參觀。
來到對岸,鼠人倆口子可是瞄著中國館去的。人同此心,所有剛來的都想先看中國館。中國展館建築外觀以“東方之冠,鼎盛中華,天下糧倉,富庶百姓“的構思主題,外形酷似一頂古帽,而被命名為“東方之冠“。鼠人來到館前,密密匝匝的人群早到的已將這頂“東方之冠”圍得水洩不通。問問這樣等著排著大概要三四個小時才能進去看,鼠人和承霞商量,與其這樣硬等,不若先看其他,等最集中的人潮過去再來看也是一樣。
於是他們到高處鳥瞰,先總覽全域性。世博園在南浦大橋和盧浦大橋區域,鼠人記得登上了南浦大橋東端橋上,看到整個園區景象和黃浦江上的遊船來往。他們在橋上留影,意圖要把赭紅色的中國館全貌為背景照下來。這個目的達到了,站在橋上,視野開闊,不僅照了中國館,還有其他國家的,各國展館都匠心獨運,爭奇鬥豔,有鼓形的,有箱形的,有船形的,還有波浪形的,材質也各不相同,有的光滑亮麗,有的粗糙簡陋,還有的是網狀物體拉成似的,可能考慮是臨時性建築,應付了事吧,鼠人心裡實在有點看不上。至於顏色,更是五花八門,多姿多彩。
總覽了全貌,簡單吃了點午餐,雖然又熱又累,但打起精神來排隊,看中國館。中午時分人是少一些了,排了個把多小時隊,終於進了館門,可進了門和在外面差不多,全是人,人擠人,實際看不到什麼東西,就是人看人了。鼠人能記得的就是到處轉轉看看,在人縫裡看看牆上的畫,平臺上呈現的有代表性的展品。“中國館展示了綿延不絕的中華智慧。‘上善若水’,中國館設計團隊用水來比喻綿延不絕的中華智慧。從第一展區‘東方足跡’中《清明上河圖》裡的‘汴河’,到第二展區‘尋覓之旅’中的亭臺水景,再到第三展區‘低碳行動’中的‘感悟之泉’,一路激盪人們的思緒,啟迪人們探尋未來城市發展之路。”現在有關說明如此描述,但鼠人當時沒有這方面的感覺印象,只是把各處都轉過了就出來。當時有個想法,反正中國館是永遠不撤不搬的,以後有機會再來好好看,現在抓緊時間再看看那些要撤要搬的外國館吧!
其實,外國館也沒看幾個,到處要排隊,好一點的,有影響的館排隊的人同樣多。於是和當時許多“無追求”的人所想的那樣,就找人少的、不要多少時間排隊的館看吧,既來世博會,看館的數量也挺重要的。為了要看熱門館,硬排隊等,一天如就看一兩個、兩三個館,那有多大意思?這樣就隨便看了德國館、捷克館等幾個,隨便看的過程中聽說,丹麥館值得去看,丹麥把國寶“美人魚”都搬來館裡了。這個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