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謀定伐楚(第3/4 頁)
秦國,況且楚國在剩下的四國中最為強盛,與楚國交戰要消耗大量的國力,不如先滅弱國,再徐圖之。”
“昌文君,說起來,當今的楚王,還是愛卿的兄長吧。”嬴政看著昌文君。
“回大王,”昌文君說,“臣從小在秦國長大,從來沒有到過楚國,況且臣的母親已經還入了嬴氏宗族,臣從來都是秦人,臣的兄長也只有一人。臣之所言,都是為了秦國的利益,而非眷戀楚國。”
“如此便好,”嬴政說,“李斯,你還要堅持嗎?”
“回大王,”李斯堅定的回答,“臣依舊堅持,當先伐楚國。”
“你且說說,這是為何?”嬴政問道。
“大王,”李斯回答,“我軍新敗於楚國,二十萬人死於非命,家家皆舉喪事,城中的白布麻衣都售盡了。失去了家人的秦國將士都鉚足了勁,要向楚國復仇,所謂哀兵必勝,臣以為現在正是最佳適宜決戰的時機,是士氣最旺的時候。”
“楚國的世族,雖然面臨秦國之時,能夠暫時的結成同盟,但是相互之間並不是鐵板一塊,各家的出力不同,損失也不同,看似同仇敵愾,其實有機可乘。”
“楚國確實是現在剩下的國家中最為強盛的一個,因此也是最大的隱患,如果放任其不管,使得楚國尋覓到了良臣勇將,難保不會發生當年馬陵之戰的故事。因此,臣以為,應當先伐楚國,才能永絕後患。”
“大王,”趙國的使者跪下,“大王,李大人說的有理。”
“臣也以為李大人說的有道理,”齊國的使者跪下說,“當年先王正是仰賴孫子的計謀,而打贏了倍勝於齊軍的魏武卒,我聽說孫子的後人正在楚國隱居,日後恐怕必成禍患,還請大王三思啊。”
“還有這等事,”嬴政笑了,“等朕攻打下楚國,可要好好見見這位人物。”
“大王,”老典客站了出來,“大王啊,我們剛和楚國簽訂了協議,墨跡未乾,這就要同楚國開戰了嗎?”
“朕在協議上從來沒有寫過要停戰,”嬴政說,“朕是看楚王偏居於壽春,有很多不便,因此將其舊都郢歸還楚國,有什麼不妥的地方嗎?”
“哎呀,”老典客無奈,行禮後回到了佇列之中。
“大王,”隗狀出來勸諫,“大王啊,您看看,如今這朝堂之上,支援您攻打楚國的,都是外國的使者,而反對您的才是大秦的官吏,他們之所以支援您的決定,只不過是想要自己的國家免遭滅頂之禍,而非真心為我秦國著想,這樣的道理您怎麼能不明白呢?”
“大王,”李斯回答,“李斯也支援先伐楚國,但李斯雖然是上蔡人,此身所有的一切都是大王給的,一切也都是為秦國著想。”
“你這哪裡是為大王著想,”隗狀直接說,“李大人恐怕更在意的是自己能不能立下功勞吧。”
“丞相怎麼能這樣說話呢?”嬴政對隗狀說。
“是,大王恕罪。”隗狀低頭。
“大王,”李斯回答,“丞相說的沒錯,臣之所言,有一部分確實也是為了能夠實現自己。但是,人性而好利,這難道有什麼過錯嗎?我大秦採取軍功授爵,來賞賜有功勞的人,這正是從實際情況出發,肯定了大家對於利的追求。
“秦人之利,正是秦國之利,這種追求並非可恥之物,反而會推動國家的發展。丞相說的沒錯,李斯確實想能夠得到滅楚的功勞,因此臣會用盡全力來實現這件事情,等到成功以後,大王能夠得到楚國的土地和寶物,而臣也能得到應有的賞賜,如此兩全其美之事,難道有什麼不好的地方嗎?”
“好,”嬴政說,“李廷尉說的有理,若滅楚事成,你就是最大的功勞。”
“是,”李斯行禮,“多謝大王。”
“哼,”隗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