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父憑子貴還都南京(第1/2 頁)
震卦六爻也講述了明朝仁宣年間天下安定,國力達到極盛的歷史故事。
初九:震來虩虩,後笑言啞啞,吉。
雷聲滾滾而來的時候,讓人恐懼,而雷聲過去後,大家談笑風生。說明這個雷聲大,雨點小,沒有產生什麼壞的影響。
明成祖駕崩,對皇太子朱高熾來說,是悲、喜、憂各佔三分之一。父親過世,悲傷;自己終於可以當皇帝了,歡喜;但這個皇帝不一定能當上,擔憂。
朱高熾有幾把刷子。
當年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朱高熾鎮守北平,僅以萬人拒李景隆五十萬大軍於城外,戰績堪稱輝煌。
他從小便表現出寬厚仁和的為君特質。
明太祖曾在忙不過來時,命朱高熾代為分閱章奏。他只取與軍民事務相關的奏章上奏,如果發現奏章出現文字謬誤,只要不影響閱讀,也不上奏指出。明太祖發現後,責問他是不是審閱不仔細,忽視了這些錯誤。朱高熾回答說,不應以小小的失誤勞煩皇帝。
明太祖曾經考問他:唐堯商湯時爆發水旱災害,百姓依靠什麼度過災難。朱高熾的回答是,靠聖明的君主實施好的恤民政策。
明太祖非常高興,稱讚他有君人之識。
然而明成祖更偏愛的孩子,是次子朱高煦和第三子朱高燧,並經常帶他們征戰沙場,因此與武將的交情匪淺。而朱高熾則主要負責留守北平,因此與解縉、楊士奇、楊榮、楊溥等文官交好。
明成祖登基以後,朝廷百官在立儲君問題上分成兩派。武將集團以朱高煦在靖難之役中立下赫赫戰功,主張立他為太子。而文官集團則力主“立嫡以長”。
明成祖徵求解縉意見時,他說了兩個理由。第一個理由中規中矩:皇長子仁孝,天下歸心。第二個理由奇峰突出:好聖孫!
這個好聖孫,是朱高熾的嫡長子朱瞻基。朱瞻基出生當天晚上,燕王朱棣作了一個夢,夢見他的父親朱元璋賜予他一個大圭,並對他說了八個字:“傳世之孫,永世其昌。”在古代,大圭是權力的象徵。
朱棣醒來後,夢境歷歷在目,忽聞孫子朱瞻基降生。朱棣見這孩子眉眼、氣質非常像自己,意識到那個夢應在這孩子身上,對他大為寵愛。
朱高熾父憑子貴,被立為皇太子。朱高煦被封為漢王,朱高燧被封為趙王。
朱高煦顯然不甘心失敗。他不肯離開京城就藩,還每每公開以李世民自比。甚至因李世民曾擔任過天策上將一職,他便請求以天策衛為自己的護軍。
在這樣的局面下,明成祖駕崩於徵途,使朱高熾登基為帝存在變數。他若稍有不慎,不僅做不成皇帝,搞不好連小命都保不住。
所幸隨軍出征的英國公張輔和內閣大學士楊榮都是朱高熾的人。他們秘不發喪,並由楊榮日夜兼程進京密報。朱高熾當即派朱瞻基出京迎喪,一邊與禮部尚書呂震議定喪禮章程規制,一邊與吏部尚書蹇義、大學士楊榮、楊士奇等人商議加強京師防務。同時命駙馬都尉沐昕掌南京後軍都督府事,鎮守應天府。
如此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朱瞻基迎回明成祖遺體後,這才公開發喪。不久,朱高熾正式登基,大赦天下,是為明仁宗。
他提出“朝無闕政,民無失所”的治政理念,並著手實施一系列改革,朝著這個目標努力。
他赦免了建文帝舊臣和永樂年間遭連坐流放邊境的官員家屬,允許他們返回原處;平反冤獄,恢復諸多大臣的官爵;撤回派去雲南和交趾採辦黃金珍珠的使團。
同時他澄清吏治,選用賢臣,任命楊榮、楊士奇、楊溥三人輔政。在三楊的輔佐下,明廷減免賦稅,賑濟災民,開放山川湖澤供農民漁獵,使得百姓得到充分的休養生息。
明朝由此進入一個穩定強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