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第4/5 頁)
,經過深思熟慮後,他的辭職信就成了這個樣子:“我決定今後不再做官,也不打算回老家享清福,只求在軍營中照料雜事,維繫軍心,不居高位,不享大名。”
這是絕妙的招數。既可消除心腹們的後顧之憂,又能避免其他同僚的閒言碎語;既不至於讓皇上為難,也不至於讓自己處在被動之中;既可以保持自己的晚節和清譽,又可讓曾家獲取體恤皇上的名聲。
紫禁城收到他的辭職信時,都覺得這招太毒。慈禧找來幾個心腹一商量,覺得曾國藩的兩江總督職務不能收回。站在人情角度看,卸磨殺驢不能如此迅速;站在戰略角度看,李鴻章是曾國藩的弟子,如果把曾國藩趕走,那李鴻章還會盡力剿捻嗎?
慈禧對曾國藩說:“看來你真不適合剿捻,倒很適合做兩江總督。”
在經歷了一年多剿捻戰爭後,曾國藩被弟子李鴻章替代,黯然神傷地回到金陵。
金陵百姓對他倒是很熱情,夾道歡迎,鑼鼓喧天。曾國藩就在這熱鬧的迎接儀式中心情灰暗地走進了兩江總督府。
有人見他狼狽而回,都安慰他,其實沒什麼大不了的。
曾國藩竟然開起了玩笑:“拼著老命艱苦創業,這不是常人能力所及,但也未可一概期待賢者大包大攬。應當在德行、文學、言語、政事四科之外,另設一科,叫‘絕無良心科’。”
這是黑色幽默,曾國藩是想告訴別人,要成就大事,先得喪盡天良才行。
有人就問他:“你剿捻沒有喪盡天良嗎?”
曾國藩回答:“沒有。在懲治和捻子有來往的百姓上,做得還不夠狠。不過,”他格外冷靜,格外自信地說道,“我制定的剿捻策略是正確的。”
正如他所說的,兩年後,李鴻章正是用他的剿捻策略平定了捻軍。
說完這句話,曾國藩又神色黯然:“我原本就不是打仗的材料,能走到今天,時勢所逼。”
有人問他:“那您的長項在哪裡呢?”
曾國藩沉思了很久,才淡淡地說:“誠!”
“沒了?”
“沒了。”
中興幻夢
清晨,幾隻從北方回來的鳥雀鑽進總督府,它們用歡快的叫聲吵著曾國藩。曾國藩從噩夢中醒來,揉了揉惺忪的睡眼,空氣裡有股野菊花和火藥摻雜的味道,嗅起來很不舒服。
他咳嗽了一回,用力抖動軀體,把癬皮抖落,然後走出臥室,在辦公桌前坐下,開始了新的一天。
自回金陵後,曾國藩無論是精力和頭腦,都比剿捻時好了很多。他對幕僚們說:“每個人在一生中都有節點。我的節點就是剿捻失敗後,節點的內容是,棄武歸文。”
幕僚們說:“曾公本就是設計師,而非戰略家,能回到‘文’上實是我大清之福。”
曾國藩感受淒涼。他說:“年輕時在京城做官,一心想的是能掌控時局,發動一場自上而下的改革,讓我大清再振生機,重新恢復康乾時代的太平盛世。”
幕僚們說:“那您可就是我大清朝的張居正啦。”
曾國藩嘆息說:“後來發現這是胡思亂想,因為我根本就沒機會沒能力掌控權力。”
“此路不通,哈哈。”有幕僚見話題沉重,幽了一默。
曾國藩瞪了他一眼,這一分神,使他忘了說到哪裡,客廳裡一片沉寂。
“東方不亮西方亮,有大志者,不愁沒出路。”有幕僚提醒曾國藩。
“哦,對!”曾國藩想起了下面的話題,“如果沒有太平天國造反,哪裡能有我的今天?你們知道嗎,當初我編練湘軍,常常想的就是,只要鎮壓了太平天國,‘中興’的日子就來啦。”
“可惜又冒出了捻軍。”
曾國藩長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