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范仲淹(第1/4 頁)
大宋洲。
杭州城籠罩在一片前所未有的陰霾之下。天空似被厚重的雲層永久地遮蔽,連日無雨,大地乾渴得彷彿能吞噬一切生機。這座素來以魚米之鄉著稱的繁華之地,如今卻陷入了百年不遇的大旱之中,田園荒蕪,稻穗乾癟,幾乎顆粒無收。
街道上,往日的喧囂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死寂與沉重。糧食的嚴重短缺,讓每一粒米都變得珍貴無比。存糧日漸減少,糧價隨之飆升,如同脫韁的野馬,一發不可收拾。百姓們的臉上寫滿了焦慮與無奈,他們緊握著乾癟的錢袋,望著那高不可攀的米價,心中充滿了絕望。
街頭巷尾,隨處可見面黃肌瘦、衣衫襤褸的饑民。他們或坐或臥,眼中閃爍著對生存的渴望與掙扎。嘆息聲、抱怨聲此起彼伏,交織成一首悲壯的哀歌。許多人因飢餓而奄奄一息,躺在冰冷的石板路上,等待著命運的裁決。
在這亂世之中,一些無良奸商卻趁機大發橫財。他們囤積居奇,將糧食緊緊攥在手中,如同掌握著生殺予奪的大權。每當有百姓前來求購,他們便獅子大開口,哄抬米價,讓本就困頓的百姓更是雪上加霜。百姓們對此憤怒不已,卻又無可奈何,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血汗錢被這些奸商無情地榨取。
然而,在這絕望與混亂之中,范仲淹的到來如同一束光,穿透了黑暗,給杭州百姓帶來了一絲希望。他身著簡樸的官服,面容堅毅,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他深知百姓的疾苦,決心要為他們排憂解難。他的到來,讓百姓們看到了希望,他們相信這位名臣一定能夠帶領他們走出困境,迎來光明。
於是,杭州城內開始流傳起關於范仲淹的傳說。百姓們紛紛議論,期盼著他能夠施展神通,解決眼前的饑荒問題。他們雖然仍生活在絕望與掙扎之中,但心中卻多了一份期待與信任。這份期待與信任,如同微弱的火種,在黑暗中燃燒著,等待著燎原的那一刻。
范仲淹的府邸。
管家福伯急匆匆的來到范仲淹的書房,一臉擔憂的說道。
“老爺,杭州的一斗米價格已經上漲到120錢了,並且還是供不應求。如果再不解決問題,恐怕杭州城要發生……”
福伯說不下去了,但是范仲淹也知道了形勢的嚴峻。
范仲淹起身來到窗外,冷眼注視著窗戶外的杭州城。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我輩的路,任重而道遠呀。
此計所實施,杭州城內的保守派恐怕是最大的阻力!我不怕世人不理解我,只要最終能夠解決杭州的問題。”
福伯一時間沒有聽明白自己家老爺話中的意思,他將目光看向范仲淹的書桌。
只見書桌上的一疊紙的最上面寫著四個大字。
“荒政三策!”
福伯隱約看到,下面一張寫著。
荒政三策之一:興土木,以工代賑。
就在這個時候,天幕直播間出現在虛空中。
隨著天幕直播間的聲音響起,一道光束落在范仲淹的身上,讓他瞬間消失在了原地。
……
下面番外。有興趣的可以看。
熊芝岡:遼東烽火中的鐵骨忠魂
在明朝末年,風雨飄搖的帝國邊疆,有一位名叫熊芝岡的將領,他的故事如同那個時代的縮影,充滿了悲壯與不屈。熊芝岡,本名熊廷弼,字飛百,號芝岡,生於湖廣江夏(今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自幼便展現出過人的才智與膽識。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他一舉高中進士,從此踏上仕途,開始了自己波瀾壯闊的一生。
起初,熊芝岡的仕途並非一帆風順。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他被任命為巡按遼東,面對東北邊疆的複雜局勢,他深感責任重大。遼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