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宦官、太監、士大夫與朝政(一)(第2/3 頁)
忠良之士成為了他的首要目標。蒙恬、蒙毅兄弟,作為秦朝的名將和忠臣,手握重兵,威望頗高。趙高捏造罪名,將他們殺害。
此外,還有許多正直的大臣也因不願迎合趙高而被陷害,或被貶謫,或被處死。透過這種方式,趙高逐步清除了反對自己的勢力,鞏固了自己的地位。
趙高不斷向胡亥灌輸享樂思想,讓胡亥沉迷於酒色之中,不理朝政。他告訴胡亥,皇帝應該享受生活,將繁瑣的政務交給大臣處理。胡亥本就性格懦弱,缺乏主見,在趙高的蠱惑下,逐漸對朝政失去了興趣。
趙高又透過控制資訊渠道,讓胡亥對外面的情況一無所知。他只向胡亥彙報對自己有利的訊息,而隱瞞那些可能引起皇帝不滿的事情。
這樣,趙高將朝廷的各個部門都納入自己的掌控之中。無論是官員的任免、政策的制定還是軍事的部署,都必須經過趙高的同意。趙高成為了秦朝實際上的統治者,大權在握,無人敢與之抗衡。
為了進一步檢驗自己的權力,趙高在朝廷上上演了一出“指鹿為馬”的鬧劇。他把一頭鹿獻給胡亥,卻說是一匹馬。胡亥疑惑不解,詢問朝中大臣。一些大臣畏懼趙高的權勢,附和說是馬;而那些堅持說是鹿的大臣則被趙高暗中迫害。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透過這個事件,趙高徹底掌握了朝廷的大權,也讓所有人都清楚地認識到了他的權威。趙高的所作所為,對秦朝的歷史走向產生了極其惡劣的影響。
趙高是封建王朝的太監群體中極為突出代表,利用權謀在秦朝朝堂呼風喚雨。雖然不能說是他“滅了秦國”的功勞,但他的所作所為無疑加速了秦朝的滅亡。
椐《史記》,司馬遷對趙高多有批判。趙高篡改遺詔,擁立胡亥,玩弄權術,致使秦朝政治腐敗,民不聊生。《資治通鑑》也對趙高的惡行進行了記載和譴責,認為他的專權亂政是秦朝滅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趙高是一個極具代表性的負面人物。他的故事警示後人,宦官專權會給國家帶來巨大的災難。
在漢朝,尤其是東漢後期,宦官專權的現象如同一股洶湧的暗流,對政治和社會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東漢初期,光武帝劉秀等統治者鑑於西漢後期外戚專權的慘痛教訓,對外戚勢力進行了嚴格的限制。皇帝年幼即位的情況頻繁出現。朝政大權自然而然地落入了太后等外戚的手中。為了奪回權力,不得不將目光投向最為親近的宦官。於是,宦官勢力在皇帝的扶持下逐漸崛起,成為了左右朝政的重要力量。
漢桓帝時期,宦官單超、徐璜、具瑗、左悺、唐衡等人幫助桓帝剷除了權傾一時的外戚梁冀勢力。
梁冀作為當時最為強大的外戚,飛揚跋扈,獨攬朝政,甚至公然弒君立帝。桓帝在忍無可忍之下,與單超等五位宦官密謀,最終成功誅滅梁冀。
此後,單超等人因功被封為列侯,宦官權勢大增。他們開始掌握朝廷的重要官職,如中常侍、小黃門等,參與決策,任免官員,對朝政有著極大的影響力。
漢靈帝時期,宦官張讓、趙忠等人更是權傾朝野。靈帝常說:“張常侍是我父,趙常侍是我母。”可見其對宦官的寵信程度。張讓、趙忠等人利用靈帝的信任,大肆貪汙受賄,搜刮民脂民膏。
他們的府邸豪華無比,生活奢靡至極。而此時的外戚何進,作為靈帝的大舅哥,也企圖掌握朝政大權。雙方展開了激烈的爭鬥,最終導致了何進被殺,袁紹、曹操等人引兵入宮誅殺宦官的混亂局面。
東漢後期,士大夫們以儒家的道德規範和治國理念為武器,對宦官專權進行了激烈的批評和抗爭。形成了一股強大的輿論力量,被稱為“清議”。宦官們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力,對士大夫們進行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