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部分(第3/4 頁)
這樣的天才,他不僅自創了三十六招化影戟,而且這三十六招的前二十四招是單邊雙邊通用,而後十二招則是方天戟的專用招式。這樣一來,便可以血統親疏來決定後人可以學習多少招式,這一條原則後來成了雲家的傳統。然後,驚才絕豔的雲峰又將化影戟大肆簡化,最後只剩下簡單而威力不凡的七招:剁、刺、勾、削、探、掛、磕。並且改進了戰陣和軍士步法,使得這些持戟計程車兵能夠最好的發揮戟的威力。
但是這裡有一個很關鍵的問題,就是大魏朝朝廷的制式武器是刀,而云家軍為何最終選定了用單邊戟作為主力兵器呢?
這要從朝廷中央軍的主力陌刀隊說起。陌刀是唐朝的重步兵主戰武器,威力巨大,但是價格也十分昂貴。大魏朝是在安史之亂之後經過征戰而建立起來的,它的陌刀隊直接沿襲了唐朝血統。陌刀軍氣勢雄渾,威力無比,可正面抗擊騎兵衝鋒,但礙於價格昂貴,即便中央軍也只能酌量裝備,邊軍卻是沒有那個優先權的。
於是作為抵抗遼軍的核心主力部隊,雲家軍急需一種價格便宜而又能夠對抗遼軍騎兵的主戰兵器。這時候,雲峰想起了自己的兵器——戟。普通的單邊戟是鐵製的戟頭,杆身卻是硬木的,這樣在價格上就比那至少百鍊的陌刀便宜了許多,而效果卻也不錯。
既要對抗騎兵,自然首先要了解騎兵。中國的騎兵歷史很長,自從進入戰國時代,戰爭已經從早年的死板的兵車戰術的正面戰,轉向更為機動靈活的作戰方式。騎兵作為一種獨立的兵種出現了,當時各大國均建立了騎兵部隊,如秦、趙等國均號稱“車千乘,騎萬匹”,軍隊作戰由步騎為主漸漸轉變為車騎並重。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之後,中原各國的騎兵地位日趨提高,並開始出現大規模騎兵作戰。趙國以步騎兵攻林胡,樓煩“略地千里”,李牧用萬餘騎配合步車兵大破匈奴殲敵十餘萬。秦國也以騎兵精良著稱,秦趙長平之戰,秦將白起用五千精騎截斷趙軍,對長平一役全殲趙軍四十餘萬起到了關鍵作用。楚漢戰爭時項羽曾於彭城之戰時用3萬騎士大破劉邦與諸侯聯軍56萬,並斬殺了近30萬,這次慘敗使劉邦認識到了騎兵的戰鬥力,為了對抗項羽的騎兵而起用秦國降將李必、駱甲為校尉訓練騎兵,後韓信在破趙之戰(就是列背水陣那次中也是用兩千輕騎偷襲敵軍大營。
戰國及秦代的騎兵配有齊全的鞍韉,但是沒有馬鐙這對馬上的格鬥戰十分不利,所以當時的騎兵主要武器為弓箭,作戰以騎射為主,少量的使用青銅劍、戟作戰(劈砍時劍容易折斷,以戟為主。並且這時已有專用的馬甲出現(用於保護戰馬的防具。當時秦軍已是採用車、步、騎混合編隊,鞍馬俑以持弓為主,戴小帽,穿緊腰窄袖袍,披短甲,足蹬短皮靴,裝束便於騎射。這一時期兵法中也有了對騎兵使用的論述。《孫臏兵法》就曾說“險則多其騎”。
進入兩漢時代後,中國從此開始與北方遊牧民族大規模作戰的歷史。匈奴是當時北方的遊牧民族,全族均為能騎善射之士漢初處匈奴已號稱“控弦之士”三十萬,時刻威脅著漢朝的北部。匈奴人是典型的亞洲式輕騎兵,他們作為遊牧民族,從小生長在馬背上,長於騎射,他們馬術精良,射術奇佳,只穿輕便的皮甲十分靈活。
漢朝騎兵發展壯大,成為軍隊的主力軍種,取代戰車的位置。兵種內漢代已經有了輕騎兵和重騎兵之分。輕騎兵基本無甲,武器以弓箭為主,配備較矮小的戰馬,重騎兵著甲,武器為戟,矛,環首刀等近戰武器,配備高大的馬匹用於衝鋒陷陣。漢代隨著冶煉技術的提高出現了更適於馬上作戰的環柄長鐵刀(就是環首刀了,刀脊厚,刃鋒利適於劈砍,成為騎兵的重要武器。一般來說漢代的騎兵主要武器有:矛、刀、戟、弓、弩(臂張弩等。這一時期騎兵作為機動兵力的戰術也得以發展漢軍在與匈奴作戰中就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