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部分(第1/5 頁)
這喜事明白了,那憂愁又是什麼呢?
李世民沉聲道;“狄知遜和謝逸能回來也是好運道,他們這一路上沒少吃苦頭,在薛延陀汗帳,察覺了夷男與西突厥勾結的情況,這才不得不暗中潛逃的。
薛延陀人所謂的失蹤與搜救,實際上是搜捕和追殺,即便到了邊境之地,李道宗之子李景桓前去接應之時,夷男之子大度設仍舊囂張不認,將我大唐使臣稱之為蟊賊。”
眾臣聽到這番說辭,都能夠想象謝逸和狄知遜這一路上的辛苦和驚險,更憤怒於薛延陀的囂張。
李世民表現相當激動,憤憤不平道:“我大唐天威赫赫,竟然被人如此羞辱,竟敢當著我大唐兵卒的面謀害我大唐使臣,是可忍,孰不可忍。”
“陛下的意思是出兵討伐薛延陀?”房玄齡見到皇帝陛下龍顏大怒的情景,小聲詢問。
李世民朗聲道:“朕確有此意,你等以為呢?”
眾臣下意識都有遲疑,討伐薛延陀乃是大事,自然不能輕易決斷,而且此事也頗為矛盾。當初之所以要派使臣前往,為的是拖延時間,暫緩與薛延陀開戰。
但出使歸來之後,便成了出兵討伐,難免有些突兀,還有幾分朝令夕改的意思。不過對於皇帝陛下的這種態度,大臣們都持……至少沒有明確反對的。
謀殺使臣,藐視大唐,薛延陀的做法已經觸及大唐尊榮,以及李二陛下的尊崇,屬於罪無可恕,征討也在情理之中。
只是無論怎樣都有些不妥之處,都算不上最佳辦法,所以當李世民提出之後,承慶殿裡少不得有些安靜。
許久之後,房玄齡才沉聲道:“陛下,此事還需從長計議,臣觀夷男舉止似也無開戰之意。既然如此,或許有更穩妥的解決辦法!”(未完待續。。)
第二二二章 問罪羔羊
李世民心中確實生出了立即對薛延陀用兵的想法 ,儘管這並非一個好時機,先前既定方略是儘可能避免立即開戰。
之所以派謝逸和狄知遜前往草原出使,目的也正在於此,然而出使的結果卻讓李二陛下大為光火。
薛延陀意欲謀害使臣的行為,一樁樁一件件都在打大唐的臉面,侵害大唐的尊嚴與李唐皇家天威。
這是李世民所不能容忍的,自打接受了“天可汗”這個稱號,他就對名譽和麵子就格外重視,絕對不容他人不容侵犯。
薛延陀的行為已經越過了李二陛下底線,帝王之威受到挑釁,焉能不動聲色?
所以的李世民生出了動兵的心思,倒不如趁著現在的由頭,直接出兵,說輕點是教訓薛延陀,給周邊各部族一個警告,殺一儆百。
說嚴重點,那就趁機滅掉薛延陀,將大唐的北部邊境線繼續向北拓展,爭取將當年蘇武牧羊的北海囊括進去。
不得不說,李世民是有這樣宏達的志向的。
自打秦皇漢武之後,中原王朝已經黯然了太久,東晉十六國,五胡亂中華太過殘忍,太過黯然。
但如今不同了,大唐一統天下,國勢赫赫,正是趁機開疆拓土,重現秦漢盛世,重現漢家風采威勢的好機會。
雖說李二陛下身上有濃重的胡人血統,但坐上皇位以後,他早就將真正的老祖宗拋諸腦後了,時刻一漢家人自居。
現在李唐皇室乃是隴西李氏之後,乃是天下數一數二的名門望族,儘管隴西李氏並不樂意承認有這麼一門親戚。
李二陛下這番豪言壯語出口之後,群臣的反應卻很冷淡。似乎並不怎麼支援。
房玄齡便直言不諱道:“陛下,此事最好還是從長計議的,興許有其他解決途徑,不見得非得出兵,畢竟眼下並非出兵良機。”
“玄齡所言倒也不假,朕也知道眼下並非出兵良機。但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