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是你啊!」(第1/5 頁)
「是你啊!」
史曰:明有衛所,清有八旗。
八旗制度不是憑空出現的。努爾哈赤建立八旗,參考的就是猛安謀克。
當然,衛所也不是憑空出現。衛所的源頭是元朝方戶制度。
朱寅瞭解歷史,知道衛所制度和八旗制度雖然很相似,但都有各自的弊端和優勢。
縱觀歷史,衛所制度的軍事優勢,比起八旗制度保持的更久。
衛所制度的軍事優勢,起碼維持到正統初,超過一個甲子的時間。
可是八旗制度,順治末年就不行了,也就五十年。
光從軍事角度,衛所制度顯然比八旗制度更加成功。因為衛所制度設立之初,主要就是軍事機構。
可衛所制度的弊端也遠超八旗。
最大弊端在於開歷史倒車,走回了魏晉南朝世兵制的老路。
世兵制之所以是最壞的兵制,在於世代當兵的身份固化,和戰士的榮譽必然矛盾。
即便後來軍戶能考科舉,也改變不了世兵制的本質。
世兵制下,衛所軍官成了各級地主,軍戶土地被兼併。最後,名為軍戶,實為佃農。
百年之後,都督府的兵冊上,空有兩百萬大軍,卻抽不出幾萬精銳。
而八旗制度汲取了衛所的經驗,首先是社會組織,然後才是軍事組織。
沒有軍戶和民戶的區別,當然也就不是世兵制。
朱寅認為,八旗制度的弊端不在於制度本身。它的弊端在於,它是異族殖民統治丶小族制大族的組織。
這就使得它天然反動,導致它很容易就會在享樂中整體性的腐朽丶墮落。
簡而言之就是:「八旗的迅速腐朽,不是制度設計的缺陷。僅僅是因為它是滿清的。」
假如八旗制度不是滿清的,而是漢人的,那麼就不會迅速腐朽,完全可以成為一個開放性的軍功集團,可上可下,可進可出。
朱寅就是要用這種八旗作為基本盤,對抗明朝強大的既得利益集團。
朱寅拿起火鉗,撥撥火塘的中的炭火,再次說道:
「八旗各以旗幟為別,分旗立寨,分旗建冊,分旗而守。」
「旗長等人既是軍中將領,也是鄉長村長。一旗的戰力強不強,糧食打的多不多,就看你旗長的本事。外出打戰,你這一旗軍功如何,戰果多少,也看你的本事。」
「旗長如同流官,三年一任,最多兩任改授。要麼平調他旗,要麼調往節度府任職。」
「八旗平時無論男女,只要身體健康,不是老弱病殘,就應該平時種田捕魚,閒暇訓練戰陣丶騎射丶火器丶操帆。」
「如此一來,全民皆兵。不但外敵難犯,也能不耽誤生產,能夠豐衣足食,
還能全民尚武。」
「不然,士卒比例太高,百姓負擔實在太重了。」
「將士們不拿軍餉。按照能力和資歷,分為銳士丶武卒丶列兵丶民兵四等,
給與四等獎勵補助。」
戚繼光點頭道:「稚虎說的法子,也是俺之前點頭的。一萬多百姓,要養五千脫產士卒,根本養不起。」
「若是拿軍餉,按照戚家軍的標準,每年光軍餉就要十多萬兩,太費。」
朱寅道:「爹說的是,所以才不能拿餉。平時不拿軍餉,只有打仗才拿餉。」
「平時,銳士每一季訓練補貼三兩。武卒每季二兩,列兵每季一兩,民兵沒有補貼,只有訓練口糧。」
「如此一來,不但每年省卻一半軍餉,還能激發將士力爭上游,優劣有別。
「每遇打仗,優先挑選銳士出征,按所需出兵人數,五丁抽一丶三丁抽一兩丁抽一,甚至全民皆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