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4/5 頁)
希望的結果,但光信的表演卻讓事情起了質的變化,如果真是按部就班,光信和尚又何苦唱這出戏?
元昊覺得不對勁,莫非他們假戲真唱,莫非野利遇乞知道自己和他老婆沒藏氏有了一腿。
做賊心虛的元昊決定揹著野利兄弟派出自己的使者李文貴。
作為野利的使者,李文貴在青澗城同樣遇到了高規格的接待,這次種世衡和李文貴約定了雙方起事的時間地點。
李文貴回來對元昊說,野利兄弟恐怕是真要反了,大王上他們的當了。
元昊大驚,立即把野利旺榮抓起來砍了頭,把野利遇乞打進了大牢。
種世衡聽說野利旺榮被砍頭的訊息,帶著人到青澗城外燒黃紙哭拜祭奠野利旺榮,悼詞情真意切,哭訴上蒼無眼讓野利旺榮兄弟死得如此悽慘,我種世衡還沒與你功成名就把酒言歡你怎麼就走了!種世衡的哭聲自然又傳到了元昊的耳朵裡,這一哭,把大牢裡野利遇乞的頭也給哭掉了(當然,野利遇乞那漂亮的老婆應該也是他腦袋落地的重要原因)。
砍掉手下兩個大將後,元昊拍拍腦門,說等等,當初我們是想做啥——哦,演苦肉計,計賺青澗城,完了,完了,上當了。
等元昊明白過來的時候,他已經失去了自己的左膀右臂。
夫人,元昊賺了一個(沒藏氏),但大將沒了。
吃了啞巴虧的元昊做了一個讓所有人都不解的動作,他下令放出關押在牢中的光信和尚王嵩,好酒好肉壓驚。
王嵩也不管,死也做個飽死鬼,等他酒足飯飽,他聽到元昊口中說出了兩個字——求和。
從此宋夏雙方進入了談判階段,經過反覆的討價還價,最後終於達成和約,北宋人再次獲得了以金錢換取和平的機會。
種世衡兵不血刃,除掉了西夏兩員大將,取得了宋夏開戰以來最大的戰績,這也是北宋人為與西夏人和談取得的最大資本。
慶曆五年(公元1045年),種世衡奉命築細腰城,城成,世衡病逝。
種世衡在西北戰場上呆的時間並不長,領兵不多,官職不高,可帝國的文人在評價西北戰事時,一致評定,西北戰場上,戰功最高的武將,狄青、種世衡也。
三
種世衡是不幸的,由於他在西北剛打下種家軍的名頭時就撒手西去,沒能享受後來如狄青般出將入相的榮光,但他又是幸運的,幸運的是他有幾個好兒子,在西北接過了他的指揮鞭,把種家軍的旗幟牢牢地插在了西北。
種世衡的三個兒子,種詁、種診、種諤,都沒有離開過西北這片土地,時人稱為“西北三種”。
大兒子種詁在年輕時的理想並不是做一名傑出的將軍,他更向往的是自己的叔爺种放於未發達前在終南山過的那種隱士生活,並一度被人們稱為“小隱君”。
在種世衡死後,種詁放棄了自己的理想,投身西北,成為種家將的一員,最初做天興尉,後來陸續做了原州、寧州、鎮戎軍、鄜州、隰州等地的軍政長官。最大的政績是在任期間修築了鎮戎城,並與其弟種診一起進擊過環州的羌族。
二兒子種診也先後知環州、鎮戎軍,與其兄種詁一起進擊羌族。
幼子種諤則是第二代種家軍的領軍人物,種世衡死後,他生前的傑作——青澗城交給了種諤。
種諤註定不是一個安分的人,並不滿足於在父輩的榮光下過一生。
他要北宋帝國軍界記住種諤這個名字,而不僅僅因為他是名將種世衡的兒子。
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北宋帝國第六個皇帝宋神宗趙頊登基,這位充滿理想和激情的年輕皇帝腦子裡只有四個字——富國強兵。
很顯然,他不願再沿承父輩祖輩的軌跡,對契丹和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