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部分(第3/4 頁)
使勁一擰身,變成了摔倒在地。
副將持刀又待搶上,常遇春伸手攔住,看看旁邊有一個矮小的兵丁嚇的簌簌發抖,微微一笑,走到那個兵丁前邊,厲聲說道:“你們到底是什麼人?說實話就放你回去,不說實話,今天一個都別想活。”
那個矮小的兵丁更是嚇了一跳,雙膝一軟,差點兒沒跪坐在地上。結結巴巴的說道:“這,這位爺,我,我們是白蓮教義軍,偶爾,路過這裡,不,不曾想被,被你們抓住的。”
“你們是義軍?你是哪裡人?姓甚名誰?快說!”常遇春大喝一聲,說著抽出腰間的短刀,火把之下,短刀上的寒光閃爍,青幽幽的甚是嚇人。
那個矮小的兵丁終於一下子跪倒在地上,斷斷續續的說道:“這,這位將軍饒命。小人,小人實話實說。”
“快說,再鬼鬼祟祟,殺了你,我問他。”常遇春冷冷的說道,指著旁邊的一個兵丁說道。
那個小兵嚇了一跳,忙說道:“我們,我們其實不是義軍,我們是……”
剛說到這裡,旁邊那個頭領怒哼一聲,嘰裡咕嚕不知道說了幾句什麼,那個小兵馬上就不敢再說了。
副將聽了,看著常遇春,敬佩的說道:“果然是韃子,將軍神算啊。”
常遇春大怒道:“我義軍乃是窮苦百姓起家,就是為百姓出氣,這些韃子,不光自己害人,竟然還敢冒充我義軍,真是死有餘辜。”說著,一指那個矮小的兵丁,怒道:“把他留著,其他人都給我扒掉義軍衣服,碎屍萬段,掛在村口的大樹上。”
眾人早已恨得咬牙切齒,聽常遇春一說,都齊聲領命,刀槍並舉,一會兒工夫就把這些韃子軍料理了,用血字在他們衣服寫上“韃子”兩個血字,那個小個子兵丁早已經嚇得暈死過去,被眾人拖著,大家也不打擾村民,連夜就離開了小村子,返回到軍營。
路上,副將對常遇春可是五體投地,“常將軍,你是怎麼知道他們不是義軍呢?”
常遇春說道:“我其實也不確定,我一開始只是懷疑,義軍在這一帶並沒有駐紮,如此荒僻的地方,哪來的義軍?等看到馬匹的時候,我就基本確定他們肯定是韃子軍,義軍和盜匪哪有這麼精良的裝備,即使有,也不可能在這裡出現,強搶窮苦百姓的。”
副將點頭稱是,又指著那個矮個子兵丁問道:“常將軍,咱們帶著他幹什麼?”
“當然有用。這一帶冒充咱們義軍的韃子絕非一股,等我們打完陳友諒,再讓這個人帶路,挨個消滅他們。”常遇春恨恨的說道。
“原來如此。”副將這才恍然大悟。心裡也不禁佩服,這個常將軍看似五大三粗,其實是個極其心細之人。
眾人回營之後,把矮個子兵丁讓人看管好,大家自去休息。
第二天,天剛矇矇亮,常遇春就又帶著大軍拔營起寨,一聲令下,兵發九華山去者。
大軍浩浩蕩蕩的起程,在常遇春的連聲催促下,不到未時時分就到了九華山山腳下。
九華山是地藏王菩薩的道場,相傳地藏王菩薩曾經立下“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的大願,那是何等的宏偉大願,光是這一點,就讓深信彌勒佛的常遇春唏噓不已。
九華山原名陵陽山、九子山,因有九峰形似蓮花,因此而得名。於唐天寶年間改名九華山。常遇春等人四下裡看去,只見有九十九座高峰聳立雲間,各山峰之間,遍佈深溝峽谷,垂澗淵潭,山腰之上流泉飛瀑,氣象萬千,山水畫卷。
副將肚子裡有點兒墨水,看到如此美景,忍不住在馬上吟道:“昔在九江上,遙望九華峰,天河掛綠水,秀出九芙蓉。我欲一揮手,誰人可相從?君為東道主,於此臥雲松。”這可是大詩人李白當年登九華山的千古絕唱。不過常遇春哪裡知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