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5 頁)
集體畫相:他們有的是60年代人,也有的是70年代人,還有其中一小部分是80年代人(在本書中比例很小,但未來肯定會出現)。他們來自天南地北,他們中以浙江人居多,上海人和廣東人也不少,福建、湖北、陝西等地都有涉及。
本書發現,這些人有一個被公眾自覺不自覺的遺忘的共同屬性:那就是,這些人有著比起其他人更加強大和自信的內心世界,他們都志向高遠,目標遠大,希望改變自我的同時,改變世界。
也許讀者朋友會問,他們這樣做是因為他們做的是網際網路,他們需要這樣去引起他們使用者的關注,所以,他們需要標榜自我,張揚個性。對於這種說法,我不能評判其狹隘,只是想做以下辯白:Google成功法則第一條是以使用者為先,而作為反證,光靠吸引眼球的網際網路公司沒有一家取得長遠的成功過。另一個建議是,如果你想了解更多關於網際網路公司是怎麼成功的故事,你可以閱讀本書,你也可以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和我一起去驗證那些張揚自己的知識英雄們是不是為了張揚而張揚。
在過去的30年裡,我們的每一次進步,每一次關於改變世界的進步,是因為我們這個國家首先改變了自己。既然國家都這樣,作為個體的我們為什麼不呢?
到底是中國網際網路的巨大成功推動了中國崛起的程序,還是中國崛起的巨大勢能成就了中國網際網路有如夏花般的絢麗,這個莊周夢蝶式的命題一直縈繞著中國網際網路行業的從業者和觀察家們。我的答案是前者,我們不能簡單地把中國網際網路的成功看作是一個支柱產業的崛起這麼簡單,而應該把她看作是我們這個民族在改革開放的大時代下自我意識覺醒的一次大的提升,中國網際網路的出現,讓“要改變世界,再改變自己”的盛世恆言成為可能。
中國網際網路的持續的造星運動、巨大的財富效應和網際網路讓一代人開始有了自我意識的覺醒,並提供了一代人改變自我,進而改變世界的可能。在我看來,這是網際網路來到中國後最重要的一個貢獻,這個貢獻甚至超越其本身所能解決的就業問題和地方經濟的推動。
同時,網際網路產業在中國的落地生根,特別是一個又一個重視使用者體驗的明星網際網路產品的出現,進一步幫助這個程序得到加快。
在網際網路上,誰也不知道你是不是一條狗。所有的網際網路的成功商業模式都是基於此展開的,即判別對方是什麼樣的人,有什麼樣的消費習慣和購買能力,進而產生收費模式。也就是說,網際網路上雖然誰也不知道你是不是一條狗,但網際網路公司做的事情是讓每一個自我得到展示,並形成商業模式。
有人向文藝復興的巨匠米開朗琪羅請教雕塑,米開朗琪羅有個說法令人神往,他說:“把不是臉的地方去掉,就是臉。”米開朗琪羅是一位能從石頭裡看見一個美麗形象的大師。那個形象就藏在石頭裡,層層剝去,他果真剝出一個頂天立地的《大衛》。許多曾經連頭髮也要遮蓋起來的歐洲女子,在*的《大衛》面前淚花滾滾,那就是被封閉在自己內部的“我”的淚哭出來了。
假如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後一天,我還會去做今天要做的事嗎?這件事情真值得我為它投放激情嗎?我最喜歡和尊敬的蘋果CEO斯蒂夫?喬布斯在日復一日這樣的追問之中,得以逃脫人生的一個最大無知。
前言:要改變世界 先改變自己(3)
為什麼我們的很多人都不能像米開朗琪羅和喬布斯一樣那麼富有創造力呢,無他,我們封閉了自我,或者說,我們沒有找到開放和改造自我的理由。不過,有了網際網路,事情就變了樣,我們的很多人也由此有了改造自我的推動力,這是網際網路的神奇和偉大之處。
那麼,為什麼是網際網路點燃、推動了這場中國民眾在1995年形成的一場自發的自我覺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