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部分(第4/4 頁)
數次的交鋒和奮戰,德川家光還是在倭國最高權力的繼承人爭奪戰中崛起了起來,獲得了最後的成功,最終成為了德川幕府同時也是整個倭國的最高統治者。
正常來說,像他這樣的人肯定是那種能夠透過理性來判斷利益的得失的那種冷靜的人,但是我們也不得不承認,因為封建制度和作為封建制度的主要組成部分的倭國最高統治者的德川家光,是有著嚴重的,致命的,因為知識屏障導致的侷限性的。
比如說,德川家光在瞭解到中華帝國對於倭國的各種惡意,特別是種種完全是針對幕府對倭國統治的穩定性問題作出的佈置之後,非常理性的認識到,如果不能把中華帝國拉到幕府的這一邊,如果一直讓中華帝國這樣肆無忌憚的透過支援各地大名和造反的亂黨的辦法動搖幕府對倭國的統治根基的話,德川幕府就永遠也別想真正的建立起一個系統的全面的成體系的武家統治。
所以在這種認知下,德川家光甚至可以做出像曾經的太上天皇足利義滿大將軍一樣的,在名譽上的犧牲。他願意承擔起作為中華帝國的藩屬的屈辱,以換取中華帝國的支援。
德川家光非常自信的認為,只要中華帝國斷絕了和各地大名的武器貿易,只要中華帝國不再在糧食、武器和各種物資甚至是教官軍官方面繼續支援長崎地區的造反亂黨的話,僅僅憑藉著幕府自身的力量,幕府的大軍就可以輕鬆的剿滅造反者的叛亂,威懾各地不安分的大名,重新把倭國拉回到他設定的閉關鎖國的太平盛世中去。
甚至於在幕府的官員和大臣們的幫助下,德川家光還認為有史以來就以自高自傲而著稱的中國,在幕府主動的臣服下,不僅不會繼續支援造反者,而且還會積極的支援德川幕府。
作為一個比較合格的封建統治者,當被他寄予厚望的德川幕府重臣井伊直孝帶著《中華帝國和倭國宗藩友好條約》(簡稱二十一條)的文字垂頭喪氣的回到江戶的時候,德川家光的第一反應居然不是像幕府的大臣們那樣憤怒的唾罵和叫喊,而是在一陣錯愕之後,開始反思自己的判斷到底錯在了哪裡。
在用了將近一個小時的時間,仔細了回顧了整個計劃的策劃過程的每一個細節之後,德川家光突然發現,幕府制定的這個計劃最大的問題不是對於己方估計的錯誤,而是對中國的估計完全是建立在完全沒有時效性的,所有的資料都是間接性和歷史性的材料的基礎上的。
所以在搞清楚了這個問題之後,德川家光在第一時間裡,要求井伊直孝仔細的介紹他在中國遭遇的一切。
就這樣,作為整個倭國統治集團的最高層,用了一天的時間聽到了一個有些魔幻和神奇的帶著很多驚悚味道的井伊直孝的中國故事。
德川家光聽到井伊直孝講到中國人的服飾和禮儀的變遷的時候,還沒有什麼太多的感覺。雖然不是個學問家,但是德川家光的歷史知識也足夠告訴他,中國這個天下第一大國的禮儀制度和服飾,在幾千年的時間裡是不斷的改換的。所以他對此倒並不像幕府內的一些信奉朱子學的大臣那樣,認為有什麼問題。
甚至於,因為對於大宋王朝歷史的認知,德川家光還知道大宋王朝那個叫做王安石的宰相曾經公然提出過“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理論來,所以德川家光認為,連這樣顛覆性的言論都能成為中國法度改換的核心理論,那麼新的中華帝國改換自己的制度、禮儀和服飾,這些事情就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當然,對於那些信奉朱子學的大臣提出的,“尊法棄儒”的中華帝國會變成殘暴的秦朝的說法,德川家光還是專門留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