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2/4 頁)
吐舌頭,蹲到李賀的面前做樣子翻弄藥材。
小聲道:“是不是我吃的味道,就是油鹽?”
“你沒見過人類做飯嗎?你是怎麼看人生活的?笨死了,難怪你修不成正果。”
李賀也壓低聲音道。兩人正嘀咕間,就聽門外一陣腳步說話聲。
正擔心丈夫的竇氏一臉驚喜地迎出門外,卻見本村的王二牛和吳大郎,手上都拿著藤條編的藥簍和簸箕。身後還跟著拿著藤筐的孩子。
竇氏忙向二人行禮,並將人都讓到門內。吳大郎進了院子後,將手中的藥簍和簸箕放到地上。
對著鄭老太太行禮道:“今日多虧了李秀才出手相救。否則…唉!我是個粗人,感謝的話也不會說。幸好我們家會編簍筐這些手藝,見李秀才的藥簍不是很合用,從午時到現在,全家人一起上手,給李秀才編了這些盛藥材的籃子和簸箕。還望老夫人不要嫌棄。”
李家婆媳今日都沒出門,李賀回來什麼也沒說。鄭老太太不知道兒子做了什麼好事,但見吳大郎滿臉感激,言語懇切。
正疑惑著,王二牛就把李賀救治吳大嫂的事簡單地說了一下。鄭老太太對於鄉親的淳樸,很是欣慰。
對吳大郎笑道:“二郎既是醫者,救治產婦,本是份內之事。且又是鄉里鄉親,相互幫助是應該的。何需如此客氣?你做的這些活計,拿出去還能換些家用。二郎既有此需,老身不防就買下來吧!”說著示意兒媳去取錢。
吳大郎哪裡肯要,忙連連作揖,急道:“老夫人千萬不要如此,可折煞了大郎了。家貧無力付診金,也只能拿這些活計略表寸心。老夫人如要付錢,可讓大郎無地自容了。”
吳大郎急得滿面通紅,連連拱手。
鄭老太太笑道:“都是親近鄉鄰,哪裡需要什麼診金?既如此,老身也不好拂了你的心意。他大嫂,取兩隻松雞並一些臘肉來,給他吳大嫂補補身子。這也是我李家的心意。俗話說,長者賜,不可辭。大郎不可推卻。”
竇氏忙進屋從樑上取過一掛狍子肉,又到院子中的晾衣竹竿上,拿下掛著的兩隻松雞。
吳大郎本是送些活計表示心意,不曾想卻又帶回這麼多的野物。價值可遠超出他編得那些藥簍簸箕。想要推卻,但老太太言語在先,不容推辭。要是接下了,怎麼想也不妥當。當即就手腳無措起來。
李賀接過大嫂手上的肉和松雞,親手交到吳大郎的手上。
笑道:“嫂子的身體要不快些復原,豈不是顯得我本事不濟。這些肉食最是滋補產婦。你不願意收下,想砸我招牌不成?”
王二牛見狀,也勸道:“老夫人和二郎都是一番好意,吳大哥不可辜負了。快收下,回家做給嫂子吃。等她好後,讓她親自向老夫人磕頭致謝。”
吳大郎在李賀和王二牛的勸說下,半推半就地收下了松雞和狍肉。看著李家婆媳溫暖的眼神,吳大郎忍不住掉下淚來。他口舌笨拙,不會表達心中感激,只不停地頷首哈腰。
王二牛對李賀問道:“這個童子是哪來的?我怎麼沒見過。是你家的親戚嗎?”
李賀看了一眼蹲在藥材邊裝樣子的陸華龍。
對王二牛和吳大郎笑道:“他是我從山中撿來流失在外的書童。見他暫時也沒去處,就留在身邊聽用。等哪天他家主人找來,或買或還,再行商量。”
原來如此,看這書童的穿著,不像是普通人家的。我們可不能出去亂說,省得給李秀才招惹麻煩。王二牛和吳大郎同是此想,暗暗打定主意。
吳大郎手中拿著松雞、狍肉,又惦記家中的婆娘。不好再在李家多留,就協同王二牛向鄭老太太請辭。李賀將二人及跟他們來的孩子,都送出門外,才拱手作別。
竇氏見日落西山,丈夫卻久久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