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都是驚喜(第1/3 頁)
隨著前大司馬甄邯在府中“畏罪自殺”,甄尋、劉紛案才算落下帷幕。
此案也成了官員百姓茶餘飯後的消遣談資,特別是哀豪那夥人,常常拿甄尋這事兒尋開心。
“甄尋這大傻子,他以為他誰呀,也敢跟我爹學,呸,豬腦子一個噻~”
嚴光劉秀等人聽說了此事後,嚴光便對劉秀鄧禹說道:“以後劉歆那裡,能不接觸就別去接觸了,劉歆這人豈是肯吃虧的主。”
“這人之前便暗中到處收買人心,這次吃了大虧,怕是快要坐不住了,
不過我看他未必能成大事,到時候恐怕也要落個甄家的下場,別到時候牽連到咱們就好!”
劉鄧都點頭稱是!
天鳳四年九月初一,終於到了太學開學的日子了。
當年漢武帝接納了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創立了太學。
在太學裡設立五經博士,專門講授儒家經典《詩經》、《尚書》、《儀禮》、《易經》、《春秋》等。
漢武帝以後各個朝代,太學規模都在不斷的擴大。
到了王莽登基做了皇帝,便大搞全民教育,要求全民學習儒學,並下旨太學今年擴招3000人,那麼太學裡的學生一下子便可達到萬人。
為此朝廷專門撥款又大興土木,將太學佔地面積規模又擴大了許多。
所以各地地主豪紳子弟,平民學子都紛紛如劉秀鄧禹這般來到這長安城。
這臨近太學開學之前,長安城中已是熙熙攘攘,到處都是前來等候開學的太學學子,堪比盛會。
大家都來這太學上學是為了啥,還不是
想等畢業了混個一官半職,出人頭地,以後有機會封侯拜相。
要知道先秦時期實行的是世官制,到了漢代實行的是察舉制,而魏晉時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以後的科舉制還未出現。
但是漢代選官的察舉制,是僅僅就其主體而言的。
如果從漢代選官用人的形式來看,還有諸如徵召、闢除、薦舉、博士弟子考課、任子、納貲等等途徑。
但說到底,這些形式常常是臨時之舉,最為固定的還是察舉制。
所謂察舉制,顧名思義就是說是由地方官或一些朝中官員推薦並經由朝廷考核來確定的一種選官任用制度。
可是察舉制首先你得有人推薦你才行,平民子弟再有才華,沒人舉薦也是白搭。
所以官場上大多都被地主豪強世家所把控。
王莽如今擴招太學生,便是讓平民子弟看到了希望,在太學學習考核優秀的,不論家世,都可以選入做官。
因為此次擴招
開學日,一大早太學院大門外便已經人山人海,有相識的都是三個一堆五個一塊在一起寒暄嘮嗑,大門口一片人聲鼎沸。
劉秀鄧禹夾在人群中,也在等待著入學,時不時的也說上幾句對那大門內的憧憬之言。
這時一個面相忠厚,看著很老成的學子就站在劉秀旁邊,不經意的轉頭間看到了劉秀,然後便一直愣愣的盯著劉秀看。
劉秀並不認識這人,讓他看的心中頓時不快,這人直勾勾的盯著人看好生無禮。
“你瞅啥?”劉秀向那小子一揚下巴,瞪著眼珠子朝他說道。
鄧禹聞言也握著拳頭,站在劉秀身旁,一副劉秀一聲令下就要衝鋒的架勢。
“啊…我瞅你…我瞅你…”
“我瞅你長的像我發小…”那一臉忠厚相的學子老實的回答。
這回答倒是讓劉秀沒想到。
“真的,越看越像,你可是姓劉?”
劉秀疑惑的看著那人,這誰呀?自己真沒印象啊!
只好實話實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