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第2/5 頁)
能與諸位同賞此茶之妙,小子甚是高興。小子還有事要辦,就此告辭,後會有期。”遂轉身離開茶館,直奔洞庭湖碼頭而去。
走到碼頭,看到一艘船正向岸邊行來。劉青大喜,等船到岸,講了價錢,跳上去後正要喊開船,忽聽遠處有人大呼:“兄臺,請等一等。”
卻見剛才茶館裡的那兩位書生,一邊喊著,一邊朝這邊跑來。因上面看著近,卻要繞道才能下得來。待跑到岸邊,那穿寶藍直裰的書生,因身材稍胖,此刻早已氣喘吁吁。另一位穿青色直裰的瘦高個書生好些,喘息片刻問道:“這位兄臺,可是要去君山?”
“正是。”
“可否能與兄臺一同前往?船資三人攤付,也經濟些。”
劉青笑道:“請上船吧。”
兩人上得船來,那位穿寶藍直裰的書生拱手笑道:“在下陸寶成,字又安。這位是我的同窗李植李林森,不知兄臺高姓大名。”
劉青笑道:“我叫劉青。”
李植問道:“此去君山要一個時辰,不知劉兄今日可要返回。如是,不如再共乘一條船。”
劉青說:“今日風平浪靜,我已與船家說好,在島上吃晚飯,待戌時明月升起,即起程回航。”
李植點點頭:“那便一起回來。”
□□□□□□□□□□□□□□□□□□
泠水在此拱手作揖,感謝星月櫻雪今天給泠水的又一次打賞。
第七十三章 夜遊洞庭
有了伴,一個時辰倒也很快過去,君山已在望了。遠遠看去,君山確如劉禹錫所詩,“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裡一青螺”。
君山位於岳陽西南十二公里處,與岳陽樓遙遙相望,是洞庭湖上一座孤島,由七十二座大小山峰組成。原名洞府山,取意神仙“洞府之庭”。後因舜帝的兩個妃子娥皇、女英葬於此,此二妃在屈原的《九歌》中被稱為湘君和湘夫人,故後人將此山改名為君山。
上得島來,只見君山島上山色如黛,正值深秋,蓼嶼水邊生滿蘆荻與野菊花,菊花朵朵,白、紅、紫相雜,耀眼生輝,湖風吹來,清香陣陣,令人陶醉。樹叢草坡,掩映著許多竹籬茅舍。
君山茶園遍佈,茶樹芽葉肥壯。原來,這島上土壤肥沃,多為砂質土壤,常年氣候溫暖,春夏季湖水蒸發,雲霧瀰漫,雨量充沛,相對溼度較大,三月至九月間的溼度極高,氣候非常溼潤。為此,島上樹木叢生,自然環境極為適宜茶樹生長。
怪不得,這茶竟這般香,劉青嘆道。有光,卻不暴曬;有風,卻不勁吹;有云蒸霞蔚,有雨露甘泉,得天獨厚,茶的馥郁被滋養出來,色澤清涼淺淡,及入口,才知道什麼喚作醇香四溢。
待略略看過柳毅井、湘妃竹、金龜、鑄鼎臺、秦皇印、酒香亭、飛來鍾等景物,劉青便與陸李二人到了一戶人家吃飯,島上食物,自是以魚類為主,味道甚為鮮美。
回程時,還著來時那葉小舟,徐行於湖水之上。
雖已是九月中旬,仍有圓月初上,夜霧空朦。此遠遠望去,雲如水,水如天,天容水色,不能分辨。波浪蕩漾,小舟起伏,讓人彷彿凌駕於仙景瑤池之上,真正是:“行雲卻在行舟下,空水澄鮮,俯仰留連,疑上湖中別有天。”
船上連船伕一共四人,大傢俱不作聲。
劉青佇立船頭,看明月漸漸升空,只照得這水天一片寂靜。一時間,穿越前後的兩世人生如潮水般,綿綿不絕的湧了上來。她心頭一片迷茫,不知身在何處。“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她是今人乎?古人乎?這島、這水、這月,這天地萬物,都應運而生,自有其由。而她劉青,穿越千年,所來何為?欲予何往?又應以何而生?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