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3/5 頁)
制面積達國土面積的四分之一。
恆河的源流從喜馬拉雅山腳下名為牛嘴的冰洞流出,稱為帕吉勒提河。這是印度最神聖的河,充裕的陽光照射著水面,使得河流看起來就像一條發光的銀帶。
這條活力充沛,生機**的溪流穿過加瓦爾山間的一個深谷,來到代沃布勒亞格城。
在巍然聳立的懸崖下,帕吉勒提洶湧的河水與平靜的阿勒格嫩達河水合二為一,構成真正的恆河。
赫爾德瓦爾城,恆河流經最神聖的地點之一。每年春天,近十萬印度教徒自發的聚集在此。他們用樹葉折成小船,裡面放滿浸過酥油(純淨奶油)的萬壽菊花瓣,然後將它點燃。將船放入水中,讓其隨波逐浪而去,以這種方式來慶祝恆河的誕生。
穿過赫爾德瓦爾後,恆河繼續東行,抵達安拉阿巴德,在流經桑古米時,有一小段與亞穆納河融合。桑古米也被印度教徒視為神聖之地,每年都要為它舉行各種活動來慶祝屬於它的節日。
瓦拉納西,印度最古老的城市,以前稱為貝拿勒斯,是恆河沿岸最神聖之地。恆河水在這裡流過沿岸約三公里長的著名臺階(供沐浴人上下的臺階)。老弱病殘的朝聖者都希望能在此了卻殘生。因為就是此地,傳說中的恆河會將印度教徒的靈魂從令人厭倦的輪迴轉世(一個週而復始的生、死與再生的迴圈)之中解脫出來。能洗淨虔誠的朝聖者充滿世俗罪孽的靈魂,如果把人火葬後的骨灰撒入河中能幫助他得到更好的來世,甚至能更早獲得“解脫”。因此,在著名的馬尼卡爾尼卡火葬臺階上,親人們將死去的人的屍體用檀香木柴焚燒,然後將其骨灰撒入河中,幫助其完成生前遺願。
恆河在巴特那下面轉而南行,在法拉卡壩附近改稱為帕吉勒提河。西面的支流改名胡格利河,這是一段兇險的水域,埋葬了無數水手和船員。東面的支流仍叫恆河,流過孟加拉姆。最終來到盂加拉灣,分別注入三角洲大小河口和孫德爾本斯沼澤地區。
恆河的長度算不上世界最長的河流,因為它僅2510公里,尼羅河和亞馬遜河的長度都是它的一倍。但是,世界上再沒有哪條河流比它更受人尊敬,更令人受激勵。對印度教徒來說,恆河之水成為他們到達極樂世界的橋樑,恆河也就成了他們心目中的“聖河”。
………【77、“生命王國”——亞馬遜河】………
亞馬遜河發源於秘魯中部的科迪勒拉山脈,是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其長度僅次於尼羅河,為世界第二大河。
在亞馬遜河平原西部有雄偉的安第斯山脈,北部有古老的蓋亞那高原,南部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巴西高原,它們從西、北、南三面向亞馬遜河平原傾斜,使亞馬遜河平原成為一個聚水的盆地。當亞馬遜河自西向東流時,沿途融入了1000多條支流,形成了龐大的亞馬遜河水系網,其中超過1600公里的河流就有17條,流域面積達705萬平方公里,約佔南美大陸總面積的40%,其範圍之廣,堪稱世界之最。
一千五百年前,西班牙的平松發現了亞馬遜河河口,當時他率領的西班牙探險隊自大西洋溯河而上,航行了80公里。40年後,德奧雷爾拉納率領另一支西班牙探險隊,從遙遠的安第斯山,經納波河和亞馬遜河,抵達大西洋,完成了一項超前的探險壯舉。亞馬遜河也逐漸被人瞭解。
直到19世紀,亞馬遜河才引起動植物學家們的關注,透過考察,發現亞馬遜河陸地生活著美洲虎、細腰貓、西(貊)、貘、水豚、犰狳等。水中至少有2000多種魚類。其中有生性兇殘的食肉魚,豔麗的脂鯉,也有有毒的虹和會放電的電綏,還有臭名遠揚的紅水虎魚。有些魚只吃掉在水中的堅果,也有些魚吃哺乳動物。其中以紅水虎魚最為有名。這種魚身長僅30公分,卻會合群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