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皇子蒙冤縊殺宮禁內(第2/2 頁)
去找棺材。
“是,將軍。”四個手下軍士拱手領命跑步離開。
“將軍,我們真就隨便找個地方安葬吳王嗎,這萬一以後皇室追究起來?!”有軍士有些擔心的問。
“怕啥,我們只是聽命行事,皇室要追究也是找長孫家。”領隊眼神閃爍了下,勉強露出笑容安撫部下。
“我就當心,到時我們人微言輕,會成為替死鬼。”有軍士很是憂心。
“想那麼多幹嘛,都過來搭把手,先將吳王送出宮再說。”領隊抬手製止部下繼續討論,招手讓他們一起將李恪屍體抬出宮城。
在宮城門口等了一小段時間,之前離去的軍士牽著一輛馬車過來,車上有一副不算太好的棺材。
眾軍士開啟棺材蓋,將吳王李恪屍體小心放進棺材內,隨即蓋上棺蓋匆匆運出長安城,最後在長安城外。
尋了一處向陽高地,挖了個土坑將棺材放入,堆上浮土拍實成土丘,在前方安放一塊趕製的墓碑,上書吳王李恪之墓。
唐,永徽四年初(653年),長孫無忌利用房遺愛,誣陷吳王李恪謀反。
永徽四年二月初二,身負兩大王朝皇族血脈,大唐最尊貴的皇子。
唐太宗常掛嘴邊“英果類我”,死前叫來長孫無忌說想廢李治,想改立其他為太子的吳王李恪。
在太宗這一想法說出後,讓長孫無忌想除去他的決心更堅定。
最終導致李恪在長安宮禁之內被縊殺,享年剛滿三十四歲。
如果當時唐太宗,沒有和長孫無忌說這話,或許李恪不會死,能夠繼續做個逍遙親王。
又或者當年唐太宗沒立李治,而是直接立李恪為太子,大唐的歷史命運可能就會完全不同,至少不會出現武周代唐事件,那麼華夏之後的命運可能就會完全不同。
似乎有隻無形的命運之手,安排了一切,半點不由人所願,或許就是有如此多,讓後人遺憾惋惜的事件,過往歷史才如此讓人著迷。
話說大唐最尊貴的皇子,吳王李恪,帶著不甘垂下高貴頭顱時,意識就陷入無盡黑暗之中。
“這是哪裡?!”
“為什麼這麼黑?”
“本王不是死了嗎?”
“這是陰曹地府嗎?”
“有人嗎?”
“好黑!牛頭馬面,判官閻君,你們在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