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部分(第3/5 頁)
政局的局長股長們公佈外,個別談話的內容並沒有公佈。
李副書記說:“測評只是其中的形式,更重要的還是個別談話的結果,我們回去後,匯總一下,直接向組織反映。”
其實,個別談話後,他就估計到會是什麼樣的結果了,雖然,老副局長說了許多局長的不是,但其他人,包括持中立的副局長也一邊倒地說局長的好話。那幾個隨機談話的科員辦事員,話不多,但觀點很鮮明,他們都認為,局長是一個好局長,工作嚴格要求,但也關心大家的生活。
下午一碰頭,科長和小黃反饋的都是支援局長意見。老副局長便成了唯一的反對者,這與測評結果也一致。
科長問:“是不是再擴大範圍,也聽聽其他部門單位的意見?”
李副書記也有這個想法,縣委書記要自己瞭解民意,說明問題不會那麼普通,而且,只是在財政局這麼個範圍,局長輕易就能掌控,聽取到的民意,並非客觀。不是像老副局長這樣的頑固分子,是不會固執己見的。
然而,就一定要查出點什麼問題嗎?
這麼想,他的心“咯噔”跳了一下,這個範圍可是縣委書記定的,難道他會不知道這個範圍的客觀性去到哪?他真要查出點什麼?會給你限定這麼一個範圍?昨晚,張建中曾問,“縣委書記是什麼態度?”
這會不會就是縣委書記的態度?
大家對財政局長的一些作法有意見,甚至可能有人提出撤換他,縣委書記想改變大家的看法,於是,希望透過這樣一個測評形式給大家一個說法。結果顯而易見,幾乎是一邊倒支援局長的。
撤換這樣的局長以情以理都通不過。
“先把這個結果向縣委書記彙報吧!”李副書記說,“至於是不是擴大範圍?還是聽聽他的指示。”
縣委書記聽了彙報,臉上的肌肉繃得很緊。
——這最能反映一個領導在單位的公信度。
——有些人對一些新的作法不認同,我看主要的原因是不能處身置地地考慮問題,不能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總覺得人家的作法對本部門單位有害不利,就有意見有看法,這是本位主義,是小集體思想在作怪。
——財政局長的作法雖然有議論,卻是得人心的,測評結果是最有說服力的。
李副書記見縣委書記這麼快就下結論,馬上就明白了他的態度,暗暗慶幸自己沒聽科長的建議,沒有擴大瞭解民意的範圍。這就是他要的結果,他要給那些反對財政局長的人的說法。
科長看了一眼李副書記,像是希望他提議擴大瞭解的範圍。
李副書記卻說:“結果已經出來了,這事也該告一段落了。”
這話是說給那科長聽的,你別不不知趣。
縣委書記搖著頭說:“這還沒完,既然有了結果,總得公佈一下,明天,召開常委縣長聯席會議,李副書記你向大家宣佈一下。”
李副書記點點頭。
“談談你們測評的過程,個別談話的內容,反對意見簡單說說就行了,老副局長對局長的態度大家都清楚,不要造成不必要的誤會,不要讓大家覺得他們有摩擦不團結。”
科長喉結動了動,不言不發,小黃就更沒有說話的資格了。
回到辦公室,李副書記就打電話給郝書記,說今天差點出了差錯,誤解了縣委書記的意思。郝書記還在生他的氣,昨晚睡覺給了他一個冷背脊,早上和中午都黑著臉不跟他說話。
“跟我說這些幹什麼?不怕我洩密啊!”
“洩什麼密?這都板上釘釘了。”
“板上釘釘又怎麼樣?”
“小張不是想知道結果嗎?”
“你可別亂說,沒人想知道結果,小張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