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解析介紹11:大梁境內的血淚陰謀(第1/3 頁)
第二部分“血淚陰謀”以智戒起義、張猛案、魏州之戰、汴梁禁軍譁變事件為主要的銜接,講述了梁帝蕭選是如何逐漸失去權力,而讓權力斷崖式地下落到蕭景琰和程知忌手裡的。
這裡要說一下,看過這本小說的人一定對“汴梁禁軍譁變事件”的過程感到很熟悉,這件事情的原型就是1936年日本發生的法西斯政變“226”事件,這裡作者給予了一定的諷刺。
有人認為226的這幫人在反官僚、反資本、反權貴,實際上這群皇道派軍人根本沒有任何“左”的因素在裡面,他們純粹就是為了想更快的發動侵略戰爭而已。
到了這裡,作者也是在諷刺,這群人想推靖王為樞密使,為的是什麼呢?他們的目的很直接:維護他們的利益、把自己喜歡的人推舉上來、反對那些不讓自己得到利益的權貴。然後儘快發動對外戰爭,使自己成為軍功集團,然後獲得更多的利益。
我對二二六的評價是:反資本不反資本主義,反官僚不反法西斯官僚制度、反權貴不反天皇。
到了這本書中,這群人是反官僚不反封建官僚制度、反封建不去反封建主義、反權貴不去反帝制,他們純粹是想把自己變成新的一群權貴而已,然後做著當初這些權貴所做的那些令人嗤之以鼻的事情,之後發動戰爭獲取自己想要的利益。
這本書中“血淚陰謀”部分就集中講述了這些人的血腥理想。
如智戒、張三才等,他們從農民的身份直接跨越為了起義軍首領,他們選擇屠殺富戶大戶,侮辱強姦這些富戶大戶的女眷。但是他們奪得了這些利益後,並沒有選擇分配土地,也沒有任何合理和正確的綱領來維護小民百姓的權益,只是瘋狂的殺戮,他們的目的就是要打倒舊權貴,自己成為新權貴。
如張猛,他只是個不得志的小吏,他的做法是偽造聖旨造反,他的陰謀差點導致了整個中國陷入激烈的動盪之中,最後他被劉山和劉霸所殺。而他所謂匡扶天下的理想,也只是想自己從一介小吏直接搖身一變成為皇帝,獲得更多的權力為自己服務罷了。
如安成、胡柱、鍾成一、向鎮四人,他們發動譁變,看似是為了給已經掙扎在死亡線邊緣的慶曆效節軍發話,但是他們的最終目的是希望直接把蕭景琰扶為樞密使,讓蕭景琰給予他們充分的利益。他們並不知道,蕭景琰已經在處理慶曆效節軍和河北百姓的生計問題,從這一方面可以看出,這四人只不過是想讓慶曆軍,或者是他們自己的政治訴求得以實現,一旦實現他們的政治訴求,對蕭氏自己還是這本書中的中國來說,都是極為危險的。
這也是這本書中血淚陰謀這麼多故事線的主旨,因為任何正義的口號,很有可能會被壞人利用為他們攫取利益的工具。
回到正題,血淚陰謀的第一章,就是小吏張猛的憤怒。
他依舊是那個小吏,張宗琿依舊虧待他,但是卻又能夠讓他接觸到一些只有大員才能接觸到的東西,甚至是聖旨他也能接觸。
這樣一來,張猛產生了巨大的不滿,他跟好友郭達矢表達了自己的不滿後,在宿州衙門的牆壁上寫了這麼一首詩
“南囚鴻鵠蓋三十,不見丈夫逐寶驥。代執山河一尺半,何來名臣寶劍春?”
“天下謂吾等閒輩,豈見我事為人人?袖裡青雲志屠龍,怎笑漢高不英雄?”
這首詩即以元朝時期範孟所寫的書省壁為原型
“人皆謂我不辦事,天下辦事有幾人?袖裡屠龍斬蛟手,埋沒青鋒二十春。”
上面張猛有句話很有意思:代執山河一尺半,何來名臣寶劍春。
張猛意思是張宗琿啥也不幹,天天串門高子宜,他自己做一個寒酸小吏,卻每天都要在這個一尺半的小案桌上代批宿州的那些破事,這樣子他怎麼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