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3/4 頁)
國安邦,就是為了把對手放倒在荒野,如果沒有馬謖失街亭一事,諸葛亮他將失去用武之地。而且,就從現在的地形地勢來看,街亭即使丟了也可採取防禦措施,並不一定非要撤兵,只是加強其他地方的防守即可,再加上當時諸葛亮將可用趙子龍、魏延等,並不一定由於馬謖請戰就把守護街亭的重任交給他。在《三國演義》中這樣描述諸葛亮的戰略部署的,在馬謖、王平走後,諸葛亮又讓高翔、魏延兩人去接應,而且還讓蜀國第一大將——趙子龍出箕谷作疑兵。趙雲作為諸葛亮手下的第一大將在這兒卻不做重用,僅僅當做疑兵用之,可見,諸葛亮對一出岐山的戰果早有預料,只是對於失敗還的有一個說頭而已,更不要說在揮淚斬馬謖之後突然想起劉備遺言的話。照此觀之,諸葛亮其實對蜀國的命運如何早已掌握在彈指間,就在劉備逆天而行出兵東吳開始便知道蜀國最好的結局就是偏安一隅,可是劉備死後,他執掌政權要給自己一個政績,出兵岐山,統一中原就是最好的政績,就像現在政府要員總要找一個最好的藉口為自己花納稅人的錢,否則自己就會三年清知府,到頭來還是原樣封存交給別人,“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這是鐵定規律。其實,我這樣說諸葛亮我也是於心不忍,畢竟,諸葛亮是我敬佩的古人之一。但讀史就會發現許多自己也不願知道的事,就像我眼中的贏政、武則天一樣,我只能辯證的去看,否則我們只會讀死書,也就是去讀書的意義。
再回頭說失街亭一事,馬謖並非無才,作為諸葛亮帳下首席謀士,能讓草木、地理、天氣皆為兵的諸葛亮賞識,肯定有他的過人之處,謀略一定也是很非凡的,但即使這樣他必須承擔戰爭失利的後果,即使在出戰之前他沒有請命出行,結果還是諸葛亮兵退岐山。因為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諸葛亮一出岐山給養全憑蜀道,這樣的道路是不會長時間用兵的,也不在曹芳以誰為帥,即使是曹真繼續為帥,諸葛亮的大軍必回漢中,這是定律,不過是遲早的問題,不過馬謖把蜀軍迴歸的日子提前罷了。
做人臣,我欣賞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為臣之道,也欣賞諸葛亮的成竹在胸的未行之前先算定的謀略。但,失街亭非馬謖之過亦,實則是戰爭的需要,是戰術的必須,就像在貞觀之治必須有一個承前啟後的人物,失去武則天的強權政治,肯定沒有開元盛世一樣。 。。
桃園結義不可取
《三國演義》中的劉、關、張三人的桃園結義是千古佳話被人們流傳。本來,幾個自認為交情不錯得人拜把子原無可厚非,但像劉、關、張一樣以一生的喜怒哀樂都給予拜把子身上對自己實在無益。具體原因如下:
1、劉備誤導關羽、張飛反叛朝廷。劉備他本來是漢獻帝的皇叔,按照皇廳的規矩,皇帝在那兒他本來應該在那兒,為朝廷效力無論是在古代還是當代,都是天經地義的,但劉備在皇帝最需要他的時間離開漢獻帝,而且還開闢疆土,最後自封為皇帝,這是不忠。
2、關羽為誰而死?答案很肯定——為劉備。劉備這個小人竊取荊州後不還,是關羽死於非命的根本原因。暫且不論關羽為這個小人出五關斬六將、單刀赴會、攻城略地,但在曹操處,關羽應該就不會因為別人的原因而死於非命,可能還會加官進爵。(曹操以封關羽為“漢壽候亭侯”)
3、張飛為誰賣了命?答案也很肯定,他的拜把子——劉備。治於國,無論是在何時,軍隊的裝備一般都是當權者定。但劉備就沒有,張飛感於與關羽的感情,要求部下在三天內治齊白旗白甲,為關於報仇雪恨,結果被屬下謀害,與關羽一樣死於非命。
4、劉備興兵伐吳,本身就是一種錯誤,是對國家不忠不義的。蜀國政權剛建立不久,百廢待興,而且對於漢朝滅亡的原兇——曹氏家族不聞不問,卻不顧勸阻一意孤行,結果有了火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