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4 頁)
農氏世衰,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農氏弗能徵。”也就是說,在我上述的地域內各個諸侯王國或部族已經連片成一個統一的人類居住地。神農氏,即是我國有記錄的一位傳承製下的明君。我們今天所說的“三皇五帝”就是以他為開始的,因為此前的“盤古”、“天皇”、“地皇”、“人皇”、“有巢”、“燧人”、“伏羲”、“女媧”都是隻能存在與傳說中,神農氏傳位於黃帝具有史考據是在公元前22世紀,而且這些文字都散落在已經失傳的《周易》中。《周易》作為我國最早記錄對神秘世界征服歷程的書籍,成書於公元前11世紀末,我想司馬遷是不會欺騙我們的,因為中華民族產生的禁書運動是從公元前226年建國的秦王朝開始的,而且秦始皇非常迷信,他是不會把這樣一本關於陰陽學說的著作用一把火燒掉的,太史公從這一點上要比我們現在的人幸運的多。《周易》既然成書,那麼我就敢肯定,在它之前的祭祀活動中我們的祖先們所用的祭祀用品中還有許多成文字流傳的紀錄,那肯定要比《周易》早得多。從目前考古界已經發現的“龍骨”看,基本屬於公元前17世紀到公元前11世紀,文字的創造是古人類在漫長的生產生活中進行的,不可能在短短的幾百年時間完成,那那些文字去了哪兒?
一個以農業生產為主導的民族,很少居住在山洞中的。這樣其實就給考古界一個斷代的考古問題。但可以肯定,自從神農氏開始,中華民族已經出現了國家,而且這個國家已經受到其他國家的威脅,並且他們把這種來自其他國家的威脅用文字表述了出來。古代的中國人書寫是在竹簡上的,竹簡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容易散落、腐爛、磨損,文字記錄的失落就顯而易見,但我們就不能說在目前沒有考據出記錄之前中華民族的祖先就沒有文字。我們再回過頭來看兩河流域文明和尼羅河流域文明,兩河流域是明顯的遊牧民族居住地,雖然他們也有農業產生,但區域內主要以遊牧為主,他們用以記錄文字的是羊皮或石料,這些材料更加便於文字的儲存。對於尼羅河流域就更加明顯了,他們產生的文明也是農業文明,但他們利用的是石料紀錄,且尼羅河自南朝東流淌,沒有外來民族的侵擾,尼羅河流域的文明其實早就消亡了(時間約為公元前11世紀)。
司馬太史公的幸運就在於他親眼看到了《周易》這部人類征戰史。在公元前22世紀初,神農氏的國家應該建立在黃河中游地區,隨著人擴不斷增長,他的領地漸漸口達到河北、河南、湖北、陝西、遼寧以及山西南部,他於公元前22世紀初把執掌的國家交給了我們從史料上看到黃帝,而我們這位姓公孫,名軒轅,“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聰明”的祖先面臨的正是我們另一位祖先——炎帝的侵擾。炎帝,據我從地理位置觀察,它佔據的應該是現在的山東、安徽、江西等地,作為一個神農氏手下的諸侯,山東、安徽富庶的土地讓這位諸侯的人口迅速成長起來,尤其是當原始人類已經不依靠山中的獵物獲取衣服,不宜山洞來居住,形成的對大自然主宰能力的發揮,戰爭一觸即發。終於在黃帝繼位後,炎帝已經按捺不住獲取臣民的慾望,再加上處於西北角的黃帝所屬之地也可以進行農耕、狩獵,也是部落成長的絕佳之地。這場戰爭終於開始了,而且這場戰爭一打就是三年,黃帝是“修德振兵,治五氣,藝五種,撫萬民,度四方……於炎帝戰於阪泉之野,三戰,然後得其志。”中華民族的農業國家的戰爭在司馬遷的描述下雖然這樣只有短短几個字,但戰爭硝煙瀰漫,戰鼓凜凜依然展現在我們面前,我想在《周易》中不會就這樣用短短几個字來描述這場戰爭的,因為《周易》既然作為實現天地人的預測,肯定會把戰前的準備,雙方怎樣摩拳擦掌全部記錄在冊,以及三年戰爭的具體進展情況也會描述清楚地,但不會記錄在一起,畢竟《周易》是一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