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2/5 頁)
可以全心全意投入康復之道——我們可以“放手一搏”,做物理治療,跟他人維持豐富多元的關係,並從所有的經驗中成長學習;事實上,透過努力,利瓦伊先生竟然達到了先前被視為不可能的康復程度。以徹底接納的清明與仁慈寬容去面對現實,我們就會發現,無論遭遇何種境遇,我們都可以自在地、充滿創造力地活著,並全然去愛。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第二章 從迷惘中覺醒(8)
徹底接納並非自我放縱。徹底接納並不是說:“我接納自己就是有這樣的愛慾或貪求,因此我就付諸行動。”儘管不去否認或壓抑慾望是異常重要的,但是我們更要注意自己的動機和行為的後果。例如,假設我們對尼古丁上癮,徹底接納並非叫你每次癮頭來了,就不顧一切地點根菸來抽。而是說,當我們覺得“非得吸兩口不行”的時候,就應該以明見與慈悲來對治癮頭;我們也將注意到自己正編織藉口企圖說服自己:現在壓力很大,我得想辦法紓解一下;我們還感覺到體內的煩躁感,回憶起口中有根菸的滋味。我們看著煙盒上的警示,不去否認抽菸的確有害健康;假使最後果真抽了一根菸,我們也不急於辯解,而是注視著罪惡感的生起,並以正念接納之。以徹底接納的覺醒和慈悲來經歷抽菸的整個過程,終會讓我們漸趨明智地做出抉擇。
————————
①克里斯托弗?利瓦伊(1952~2004)以主演《超人》系列電影著稱,1995年因落馬意外而導致頸部以下癱瘓,但他積極尋求康復併為脊椎受損患者四處奔走尋找治療良方,病逝時享年52歲。
徹底接納並不會讓我們變得消極。一位身為環保人士的朋友最近告訴我,如果接受環境的惡化,她就不會是謀求改善之道的活躍人士了;一位接受我心理治療的受虐婦女向我透露,如果她接受丈夫對待她的模式,她就會失去照顧自己的能力。很多學生也常常向我提出質疑:徹底接納不就意味著,要接受希特勒的大屠殺,容許種族歧視、戰爭和饑荒的存在?徹底接納是否表示我們漠視世界上的痛苦?
當我們對人類的暴行感到深惡痛絕,或者對環境惡化感到灰心絕望時,我們強烈地感到自己必須有所行動,而這樣的回應也是再正當不過的了。當我們看到自己或他人的行為造成苦痛的結果,這自然而然迫使我們去做某些改變。終其一生,這些劇烈的回應引領著我們去追求心靈脩持及心理治療,也決定了我們對政黨的選擇,要跟哪些人相處、要接哪些案子,以及教育兒女的方法。
然而,出於徹底接納所做的行為和決定,和基於攀執某些特定結果、恐懼某些特定後果的本能回應而引發的行為和決定,兩者是截然不同的。
所謂的徹底接納,就是首先認清我們當下的經歷,這才是明智行為的第一步。然後,在付諸行動或採取回應之前,我們先體驗並接納自己的感受,比如,對環境汙染的哀慟、對野生動物遭殺戮的憤怒、自己被他人錯待的羞辱、對他人看待我們的眼光的恐懼、由於自己不夠敏銳不夠體恤而引發的罪惡感等等。
無論哪種情況,我們當下的個人經歷即是徹底接納的基礎,而這就是我們培養真正的覺醒和仁慈之處,有了覺醒與仁慈,才會產生具影響力的行持。
全世界最受推崇的社會運動家,都是以徹底接納的態度作為行動基礎。比方說印度的甘地、緬甸的昂山素季①(AungSanSuuKyi),以及非洲的曼德拉②(Nel…sonMandela),他們全都遭遇過囚禁之苦,都曾面對受壓迫的無力感、寂寞等不適。但是憑著清晰的理解力,他們看出憤怒的回應背後所潛藏的痛苦,並且持續保持著利他的意願;他們不試圖否決自己的痛苦,不對之回應,反而全盤接納,使自己得以解脫自在地為和平與公義奮鬥,毫不自艾自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