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部分(第2/4 頁)
精神頭寫東西的話,說不定午夜前再加一更,請期待。
第三十三章、謀取涼州
是勳奉命持節以督關西諸將討伐李傕、郭汜,但是路既遙遠,又當秋熟之前,朝廷實在派不出太多兵馬來相隨,夏侯淵所部雖然精銳,終究數量太少,就很難折衝諸將之間,為朝廷把關中地區給穩定下來。正因如此,郭嘉才建議調呂布從徵——終究呂布比馬騰、楊秋等人都要更尊重天子,也有討賊之心。
但是隨即問題也來了,你要不給足夠的好處,憑什麼呂布肯幫忙鎮定關中?你又不肯在事後把他就封在關中地區啊。是勳和魯肅在商量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又不禁想得更深遠一步:呂布蜷曲在河東半郡,暫時無力北上與袁紹爭雄,要是南下取弘農,又會隔斷許昌和長安的聯絡,他又不是張繡,就真肯長久地窩在方寸之地嗎?所以是勳第二天就跟曹操說了,呂布“久必為變”,得給他找一個發展方向,讓他遠離著咱們去單獨地折騰才成。
那麼,把哪兒當成呂布勢力的宣洩口呢?是勳給出主意,跟曹操二人各自把地名寫在手上,然後雙掌攤平了一對,都不禁“哈哈”大笑——原來兩人手上都寫著“涼州”二字。
涼州地方廣袤,羌胡雜處,朝廷向來就不大管得住——東漢之所以衰敗,其實也有很大一個原因是長年的羌亂難以平定,削弱了朝廷的威望,掏空了國家的府庫,同時也陪育起以董卓為首的一大票西涼軍閥出來——天高地廣,正好給呂布縱橫馳騁。再說了,馬騰、韓遂也不是易與之輩。放呂布去跟他們狗咬狗。曹操正好趁機騰出手來對付袁紹。
是勳覺得這天下大勢。已經被徹底地扭轉了,自己逐漸地把握不清其中的脈絡了,放呂布西去涼州,究竟是一條驅虎吞狼的妙計呢,還是一個養虎貽患的餿主意呢?他實在想不明白。但他知道,把呂布繼續放在河東,危險係數是很大的,自己最早跟董昭他們的謀劃。是希望呂布北上跟袁紹爭奪幷州,然而河東與幷州之間有群山阻隔,正不易穿越,估計呂布且打不過去哪。呂布北上無望,想要西取關中朝廷又未必肯答應,會不會就此洶湧南下,蹂躪弘農、河南,成為曹操的心腹大患呢?反正都是禍患,與其留在身邊兒,還不如趕得遠一點兒為好。
所以魯肅建議把呂布引去涼州。是勳翻來覆去想了一整夜都想不明白利弊得失,也就只好這麼著向曹操進言了。隨即曹操告訴他,荀公達昨晚也是這麼跟我說的,是勳這才一塊石頭放落肚中——有魯肅、荀攸那兩位當代謀略大師給擔保,這主意應該不會太糟吧。
所以他回去又跟魯肅反覆商量,要怎麼才能說服呂布扔下河東,也不佔關中,卻跑去跟馬騰、韓遂等人爭搶涼州。魯肅就問:“呂布所疾恨者,誰也?”是勳想了一回兒,回答他說:“第一為李傕、郭汜,昔日驅其出長安者也;次為袁紹,呂布為其討張燕,彼反欲害呂布;三即曹公也,曾並爭兗州。”
魯肅微微點頭:“卿前往雒陽、華陰,所與呂布語,亦皆相告肅知,以肅所見,呂布甚尊奉天子,但天子在曹公手中,呂布不敢與爭。若有天子密詔,轉呂布為涼州牧,使其平定涼州,肅料其必肯起行——河東一隅,終非用武之地,呂布不得以而居之也。雖然,呂布易驅,陳宮難說,倘其從中撓阻,恐事終不可為。”
於是是勳就悶著頭琢磨,該怎麼去說服陳宮呢?先從頭想起,陳宮會是種什麼樣的心思,他會建議呂布怎麼做?原本歷史上的陳宮,那是一門心思要呂布絕曹操而聯袁術,因為當初就是他跟張邈兩人主謀叛了曹操,把呂布引進兗州來的,所以誰都可以事後請曹操原諒,也八成會得到寬恕,只有他們倆不成。但是如今呂布的勢力太小,根本無力單獨跟曹操對抗,身邊也沒有可以聯合之人——難道去聯合袁紹麼?呂布比恨曹操更百倍地恨袁紹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