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陳奇(第2/3 頁)
,還多了楊絮柳絮……
倆人騎了5公里左右,到了天壇東側,矗立著一棟建築:
崇文區工人俱樂部!
“這麼多人?”
“這一批無業青年都來了吧!”
“那叫待業!”
“嗯嗯,待業待業……敢情這年頭就發明新詞彙了。”
陳奇暗暗嘀咕,只見眼前人山人海,擠都擠不進去,男男女女都很年輕,表情一個比一個喪,穿著一個比一個土,時不時張望一眼,在等待俱樂部開門。
黃佔英是個E人,不知社恐為何物,拽住一個瘦小戴眼鏡的青年,詢問:“同志,我們剛到,你們打聽到什麼訊息沒?”
“我還真探聽到一些……”
對方也很熱情,壓低聲音道:“聽說我們這批是試點,先拿我們開刀,要大搞生產服務合作社。”
“合作社?那是集體單位!”
黃佔英瞪大眼睛,原本就大的眼珠子似乎要瞪出來,也壓低聲音:“不行啊,集體單位工資低,待遇差,什麼福利都沒有,還被人笑話。”
“喂喂,你在我家裡還一臉偉光正,怎麼就突然現實了?”陳奇道。
“要是正式單位,哪怕安排我去掃廁所我都願意,集體單位不正式呀,你別笑我,你也一樣,你爸你媽能丟得起那個臉?”
“我無所謂啊……”
正說著,人群開始騷動,一波一波的往前擠,還有高喊維持秩序的,卻是俱樂部開門了。
黃佔英拉著他往裡衝,跟猛張飛似的,愣是沒掉隊,好不容易進去了,裡面是一個能容納千人的大廳,上下兩層,前方有舞臺,可以搞活動,也能放電影。
拉著一條橫幅:“政府解決待業青年就業問題現場說明會!”
倆人找地方坐下。
沒多久,幾位領導走上臺,正式開會。
1979年初,全國2000萬人待就業,其中知青1千多萬、城市閒散勞動力230萬,大、中專畢業生和復轉軍人105萬……京城尤為艱鉅,待業青年40萬人,平均每2.7戶就有1人待業。
這個比例太可怕了!
比後疫情時代還可怕。
很多人對這個年代有一種刻板印象,就是讀書好,中專畢業就能嘎嘎亂殺,包分配……沒錯,是包分配,但前提是得有那麼多崗位。
上山下鄉從50年代就開始了,本質上是為了緩解第一次人口出生高峰帶來的就業壓力。
而人道洪流之後,這些知青返城,又與第二次人口高峰重疊,又造成了大量的待業青年。這幫人年輕氣盛,沒工作,整天在城裡閒晃,打架鬥毆,是極不穩定的因素。
所以安置就業,是今年國家的頭等大事。
臺上領導嘮嘮叨叨的說了一堆,陳奇聽了一下,其實就三點:
允許父母提前退休,由子女頂替崗位。
各機關、單位承包一定數量的待業青年,可以招收長期臨時工,提倡一個人的工作兩個人幹、三個人的飯五個人吃。
發展集體所有制經濟,廣開門路,放寬就業環境。
“子女接班,臨時工,上班摸魚,靈活就業……哎,原來源頭在這兒呢!”
“全國服務業基本報廢,當然缺崗位了,要恢復服務業嘛!”
“到了90年代末第三次人口高峰,然後大學就擴招了……還是後世簡單,直播、外賣、網約車一步到位。”
陳奇一樂,想到後世又不禁黯然,幽幽嘆了口氣。
“唉,短劇賠了啊!”
“我一個身家幾千萬的成功人士,跑到這破衚衕裡倒尿盆,上哪兒說理去?”
沒錯,他當然是這個時代的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