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部分(第3/5 頁)
,其實解決方法未必只有一種。當然了,你在金錢上讓步,只為求個清楚,也算難能可貴了。”
“其實,這件東西,也和潘教授有關。”唐易說著,從身上掏出了印章,走的匆忙,他直接就揣起來了,也沒用盒子裝起來。
唐易將印章放到桌上,白老看了幾眼,沒上手翻看印文,目光就開始凝聚,“這封門青印章好像是魏晉時期的,太早了!對青田石印章來說,這是在學界也是個大發現啊!”
“一般的東西,在白老面前,我怎麼敢說是稀世奇珍。”唐易笑道。
白老抬頭看了看唐易,用手指虛點了兩下,“這也是從潘教授手裡買的?恐怕他是斷不了代嘍。”
“他覺得是乾隆高仿。”唐易應道,“理由和您剛才說的一樣,太早了。”
“學院派就是有這個特點。我年少時在燕京古玩鋪裡當學徒,燕京有個大學教授,學問上可算是經天緯地,喜歡古玩,但是藏品之中,卻有不少是贗品。他對造型和紋飾無一不精,對作假手段卻看不透。最關鍵的是,有些真東西,因為個別紋飾和時代不符,他也一票否決。豈不知歷史也是人寫的,很多東西根本沒流傳下來。”
白老一邊繼續仔細看著印章,一邊說道,“不過,我這種野路子出身,也確實需要學問的補充,他還是教了我不少東西的。”
唐易心裡對白老湧起了崇敬。這才是真正的大家,能識物,能識人,更能識己。
“啊?”此時,白老已經開始翻看印章的印文,看了之後,忍不住驚出一聲!
良久之後,白老才開口,“你說的九成九,唯一一點不能確定的,就是保不齊王羲之用沒用過?”
“嗯。冒充王羲之不可能,仰慕王羲之也不可能。但也有可能不是王羲之私印的情況,那就是有人想送給王羲之,沒送出去,或者王羲之找人做了,但是卻沒有拿到。”唐易應道,“但是這樣的可能性也不大。”
白老輕輕放下印章,走到書架前,抽出了一本發黃的線裝本。
封面上,是手寫的小楷:效圖鈐考。
唐易一愣。看這書名,效圖,說好聽點兒就是模仿,說難聽點兒,不就是作偽畫麼?作偽畫,印章必不可少,也是鑑定的要點,這“鈐考”,那就是印文參考啊!
這手抄本,竟然是一本書畫用印作假指南!不過,王羲之的時代,書畫上還沒開始用私印,這裡面難不成也有印文?
翻開之後,裡面還分了章節。主要是宋代和元代書畫名人的印文,也有少數幾個明代的,但是沒有清代的。都是直接印泥加蓋。結合書名想想,加蓋用的印章,定然也是偽造出來的了。
翻到最後面的一章,章名卻是:私印隨收。裡面的印文,有印泥加蓋的,也有用硃筆畫的。
唐易這才明白,原來這位作假分子還挺講究,把用不上但是收集到的私印圖譜也留下了。
這裡面的私印,看起來大體是漢代到唐代的。有名人的私印,比如“衛青”,也有一些只有稱號沒有名字的,比如“宣成公章”,還有唐易從來就沒聽說過的,比如“陳武之印”,比如“王端印信”。
翻到最後一頁,赫然出現了“王羲之印”!
雖然印文和印章上的刻字是一正一反,但不難看出,字型都是繆篆,都是陽刻,結構筆畫也基本一致。
唐易大吃一驚,這本以為是新發現的東西,居然還有圖譜能佐證!
不過,這上面只有畫出的印文,旁邊沒有說明。也不知道這繪製圖譜的人是怎麼了解到的私印的圖樣。
“試試?”白老看了一眼唐易。唐易點點頭。
這種寶物,自然不能用印泥或者墨水試,白老找了一張偏軟的宣紙,墊在毛氈上。唐易拿起印章,用力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