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第3/5 頁)
鋪,中間確實有一個不小的天井,還真有不少擺攤的。而買家在院裡上上下下進進出出,時而串店,時而逛攤,倒真是別有一番風味。
而攤子上擺的,多是一些從鄉下收上來的老東西,相比店鋪來說,天井裡人聲鼎沸,似乎更加熱鬧。
“快看,那些珠子好漂亮!”何荷首先在一個小攤上有了發現,快步走了過去,唐易和林娉婷相視一笑,也跟了過去。
只見一個銅香爐裡,放了些南紅瑪瑙珠子,典型的保山料櫻桃紅,確實是十分漂亮。唐易的目光也深深被牽住了,不過,牽住他的,不是這些南紅珠子,而是盛放珠子的這個銅香爐。
ps:設了個整點,新的一週開始,這本書新書期快結束了,還望書友們繼續給力,貴賓蓋章要花錢,不好意思多求,厚顏求些收藏和花花什麼的,先謝過!
第77章 雲臺主人
這個香爐的造型有些宣德爐的遺韻,圓口鼓腹,束頸平底,底有三足,口上雙耳。一眼看去,就是精銅鑄造,銅質極佳,而且皮殼厚實熟潤,通體灑金。
但吸引唐易的卻不是這個。按說,如此精良的銅質,應該配合華美流暢的造型,但是此爐卻給人以壓抑之感,整體略扁了一些,而雙耳呈半環狀,中間卻略塌。如果把這件銅香爐比作一個人,那就好似一個頗具威儀的人在深深懺悔。
審視之時,白色寶光赫然出現,又有一絲入眼。
“你把這些南紅珠子倒出來看吧。”唐易在何荷身邊蹲了下來。
“一共27顆,雖然有幾顆有裂,但是保山料難免的,正好湊一串27子佛珠!”攤主是一個長臉的中年人,見生意上門,立即介紹道,還挺配合唐易的要求,遞上了一個塑膠袋。這些南紅珠子是新礦料,成色確實不錯,雖說和古玩毫不沾邊,但是畢竟是實打實的保山南紅料子。
何荷把珠子拿了出來,放進了塑膠袋裡,“怎麼賣?”
“你要是單挑,三百一顆,如果一槍打,六千拿走!說好了啊,就這個價兒,別還了,價兒低了不賣!”攤主說道。
這珠子的直徑大約14毫米,基本就是個市場價。不過,南紅近兩年漲勢很猛,買了放上一兩年,肯定是有的賺的。
唐易本來已經拿起了香爐,正在暗歎手感挺重,準備翻看底部,聽了攤主的話,對何荷說道,“貴點兒也單挑,一槍打了,不好的珠子玩也不是扔也不是,雞肋,自己難受!”
何荷點點頭,兀自挑選了起來。林娉婷本來也被漂亮的櫻桃紅所吸引,但是見唐易的注意力老是在那件香爐上,也想看看是什麼,於是一會兒看看珠子,一會兒看看香爐,還就數她最忙。
唐易翻看銅爐底部,楷書印章款,方方正正,居然多達十六個字:忘祖罪己焚香銘乙亥十月雲臺主人制。
這點文字自然難不倒學歷史的唐易,大意無非是:愧對祖上,降罪自己,把這個銘記在焚香的香爐上,有此感想的人是雲臺主人,在乙亥年十月製成。
此時,針對此爐的直覺出現了。
其實,即便沒有直覺出現,憑著唐易的專業的知識底子,也基本能斷定這件香爐的來歷。
首先,要搞清楚這個雲臺主人指代的是誰。
雲臺可不是一般的地方,又叫平臺,是紫禁城建極殿居中向後之門。建極殿知道的人少一些,這是明朝的稱呼,後來清朝改成保和殿,知道的人就多了,因為這是殿試的地方,也就是出狀元的地方。
那麼,這兒的主人只可能是一個人,就是皇帝!清朝時,雲臺門已經無跡可尋,這個皇帝,就只可能是明朝的皇帝。平臺召對,也是明朝的制度,只不過萬曆中期以後,皇帝不理朝政,就沒有平臺召對了。直到崇禎皇帝上臺之後,才又重新開始平臺召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