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第3/5 頁)
國第二戰術航空隊和剛組建的自由法國空一軍直接進行戰術性攻擊和掩護。然而人數最多、火力最強的還是布萊德雷上將的美國第十二集團軍群,其中有一把令德國人膽寒的鋒利寶劍……由坦克集團軍組成的雷霆般的打擊兵力,那就是著名的坦克兵戰將喬治·巴頓將軍的第三集團軍。
盟國使盡了所有的欺騙手段……轟炸、掃雷、廣播、假情報、假入侵艦隊、雷達假目標,讓德軍誤以為他們將選擇加萊地區。而真正的打擊矛頭卻是指向岡城和科湯坦半島底部之間古語叫做〃諾曼底〃的海灘。欺騙計劃的代號叫〃堅忍〃,它取得了完全的成功。
諾曼底灘頭、水下、縱深佈滿了水雷、地雷、鋼筋水泥障礙物、鐵刺網、櫛比林立的明碉暗堡、厚鋼板制的炮臺、155毫米和280毫米大炮、88毫米高平兩用炮、預設的水淹區、鋼樁和木樁埋設在沙灘上。整個地段都在〃大西洋壁壘〃中,分佈在這裡的德軍裝甲師、步兵師、特種兵部隊、艦艇碼頭、飛機場像錯綜複雜的蜘蛛網,網的中心坐著一個反應機敏、行動果決的大蜘蛛,這個蜘蛛就是埃爾溫·隆美爾'1',作戰雙方都稱之為〃沙漠之狐〃的坦克兵元帥。
隆美爾元帥在西線可以動用58個師,1608輛坦克,許多飛機和艦艇,包括魚雷艇(排水量1000噸),E級艇和潛艇。他的兵力、火力和機動性與盟軍旗鼓相當。由於德國可以利用諾曼底一帶灌木叢生的密林,縱橫交錯的田隴,河堤、小山和既設陣地,德軍防禦一方還略佔優勢。勝負是難以預料的,關鍵在於地點和時間的突然性。
登陸地點的便宜一般在進攻一方,因為他們在海洋上,可以任意從哪個地點上陸。而且德國人搞錯了盟軍的可能登陸點,從空軍情報人員、間諜到龍德施泰特元帥、倫斯德司令官和希特勒本人。
可是時間方面雙方勢均力敵,因為登陸的成敗主要取決於D日'2'的天氣。這個問題似乎很奇怪,可實際上就是如此。大戰期間的每一個登陸指揮官都清楚這一點,更不用說是艾森豪威爾和隆美爾。
在兩棲登陸這種大規模的立體戰爭中,每個軍兵種對天氣的要求都不一樣:海軍希望無長時間大風和湧浪,風力最好小於四級,但要有潮水;空降部隊喜歡多雲少風,保證他們的運輸機能安全到達並傘降;轟炸機則希望少雲,能見度大於5公里;戰鬥機乾脆要晴天,好進行激烈的空中格鬥;地面部隊當然要多雲而乾燥的天氣,因為既便於打仗,又不用擔心受到空襲。這種天氣起碼要一連三天,可這種天氣實在難找啊!
盟軍氣象人員為這一天作了長年的準備。所有的氣象臺都在緊張工作,所有的學者都在日夜攻鑽,所有的大西洋和法國的天氣資料都被翻過了。一年之中只有在三個月裡才能找到這種用黃金和生命都無法換來的天氣,它們是5月、6月和7月。
根據厚得像山一樣的氣象統計資料分析,5月份出現這種天氣的機率是二十四分之一,7月份是三十三分之一,6月份是十三分之一,艾森豪威爾選中了6月。
從太陽曆和太陰曆算,滿潮那天登陸最理想,潮水使船舶能越過水中障礙物。6月5日正是陰曆十五,滿月的引力將把潮水拉向高潮線。
為了6月5日這一天,盟軍最高統帥部成立了氣象委員會。它由美國空軍天氣中心、英國空軍天氣中心和英國海軍天氣中心組成。三大單位選派最得力的精幹人員組成預報核心班子,使用閉路電話交換中心聯結,他們直接向艾森豪威爾的參謀部首席氣象軍官、海司參謀部首席氣象軍官彙報。所有的氣象專家都聽命於一個最高的氣象權威,他身高6英尺2英寸,是氣象界的愛因斯坦、戴維和法拉第,是氣象權威中的權威。他就是皇家空軍上校斯塔克博士。他將用自己的全部智慧保證D日的成功,也就是保證歐洲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