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大案(61)(第1/2 頁)
在浩浩蕩蕩的歷史長河中,朱元璋這位從草莽而起的皇帝,曾在這片大地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痕跡。大明王朝的開國皇帝,那個從貧賤中掙扎而出的農民,憑藉銳意進取的決心與非凡的智慧,最終登上了帝王之位。然而,登基後的他不僅面臨外敵的威脅,更要在內政上處理諸多複雜的權謀鬥爭。
皇宮深暗,薰香繚繞。朱元璋坐於龍椅之上,手握朝政重權,頭上金冠閃耀,卻深感心中重負。自從去年秋季,朝中傳出謠言,某些功臣與權貴間私通勾結的事情開始浮出水面,宛如驚濤駭浪,頃刻間波及了整個大明朝。
“啟稟陛下,馮國璋、李景隆等幾位大臣,在朝中聚會,事關重大。”一名侍衛恭敬地低頭報告。
朱元璋微微皺眉,心中隱約感到不妙。這些大臣雖在其麾下身居高位,卻往往因爭權奪利而暗中較勁。朱元璋決意要查明事情真相,絕不容許權臣得勢。
“傳令下去,召集所有大臣入宮!”朱元璋的聲音透出一絲威嚴。
大臣們紛紛進殿,面露驚恐之色。馮國璋冷靜自若,眉宇間卻隱隱帶著幾分警惕,似乎早已洞察了朱元璋的心思。他站在眾人之前,目光審視著周圍的同僚,心中暗自盤算:“如今皇上剛剛登基,威權尚未穩固,我們務必要同仇敵愾,互相扶持,才能共渡難關。”
朱元璋掃視著眾位大臣,心中思緒飛轉。他並不打算立即將事情的根源揭開,故意緩緩問道:“你們可知,近日朝中謠言四起,諸位大臣暗中勾結,欲圖謀我大明基業?”
此言一出,眾臣臉色皆變,紛紛跪下侍奉。李景隆慌忙辯解道:“陛下,這是個誤會,臣等與馮大人身為朝臣,理應秉公執政,絕無同謀之心。”
朱元璋冷冷一笑,內心卻暗自掂量。他始終不信這些人,心中有一個念頭:必須得設法引出真相。於是,他決定從馮國璋下手,這位大臣在當時深得朝中權貴的擁護,若能揭開他和其它權臣之間的關係,定能一舉刀砍數人。
“馮大人,你可願意接受審問?”朱元璋突然轉向馮國璋,面帶威嚴。
馮國璋雙腿一軟,暗想:“我雖聲名顯赫,但今日若真在陛下面前自曝其短,怕是無所謂生死。”他深吸一口氣,鎮定道:“臣願意叩首請問,只求明公一念。”
“本宮只問一句,馮大人可有密謀與他人圖謀之事?”朱元璋的目光如鷹隼般銳利,直逼而來。
馮國璋心中暗叫不妙。面前這位曾經的乞丐現在已是天子,地位已然不同,如果真被他戳穿,後果可想而知。於是,他決定打鐵趁熱,反唇相譏:“陛下,何以見得臣與他人有私通之事?可曾見證,或有證據?”
一語問出,場面頓時安靜得可怕。朱元璋感覺到了馮國璋的急切與不安,這越發激起了他心中的懷疑。
“若無證據,朕當不認罪,即便朝廷無權,馮國璋也不願為此受冤屈。”馮國璋高昂著頭,面色倔強,既然已經走到這一步,他便決意不退。
“本宮乃天子,豈能懦弱,讓一些權臣肆意妄為!”朱元璋咬牙切齒,內心湧起無奈與憤怒。作為一國之君,他所追求的是絕對的權威與公正,而不是像草莽般讓權臣們操控。
“皇上若是懷疑臣,不妨比如今朝聚,召人對應,來揭發這密謀。”馮國璋冷靜地回應。
“你以為朕會任由你們在這裡遊走嗎?”朱元璋憤怒道。
“臣絕無私心,惟願為大明效力!”馮國璋心中暗想,“如能逃脫此劫,便能繼續立足。我可為朝廷做事,不求名正言順,但不願為這小道之事被皇上抹黑。”
在朝堂上,緊張的氣氛愈加濃厚。朱元璋逐漸意識到,僅靠嚴詞相逼難以獲得真相,他若欲揭開這幕後的黑手,必須動用更為強硬的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