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3/5 頁)
鳳年揚起馬鞭怒喝道:“騎牛的!再躲老子就帶人踏平太清宮,將你連同龜駝碑一起丟下小蓮花峰!”
武當山百年來最被寄予厚望的年輕道士畏畏縮縮出現在眾人視野,在離北涼鐵騎隔了老遠的地方停下,打了個稽首,滿臉春風道:“小道見過世子殿下。”
這位師叔祖對徐鳳年客套行禮,眼睛卻始終停留在白髮黑袍的老魁身上,武當山號稱天下一半內功出玉柱,除了武當劍術極富盛名,更注重內力修為,是內外兼修的典範。
道士在大蓮花峰上見過不少同輩份的師兄,領略過內力臻於化境後的氣象,眼前使刀手法詭異的老人顯然如此,氣機綿延不絕,一看就是個扎手的點子。
還未到而立之年的武當山師叔祖下意識退了兩步,朝大有踏平武當山之勢的世子殿下拋了個你知我知天地都不知的眼神,徐鳳年回丟過去一個,師叔祖再還一個眼神,如此反覆,看得旁人一臉茫然,不知兩位葫蘆裡賣什麼藥。
最終,在玉清宮道士眼中無疑是師叔祖勝了,絕對是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宗師風采,眾人只見師叔祖轉身瀟灑前行,一身道不盡的出塵氣,而那面目可憎的世子殿下僅是帶著白髮老者跟隨拾階而上武當山。
祭酒道士們如釋重負,師叔祖就是師叔祖,沒說一句話便讓姓徐的紈絝妥協。只是道士們不知三人到了一處僻靜地方,他們心目中地位崇高僅次於仙人一指斷滄瀾的掌教的師叔祖,就被徐鳳年捲起袖管拳打腳踢了整整一炷香時間,只傳來師叔祖“打人別打臉,踢人別踢鳥”的哀求。
打完收工,做了個氣運丹田的把式,徐鳳年終於神清氣爽了,丟下一本豔情禁書,揚長而去,卻不是下山,而是帶著老魁走了跳刻於懸崖中的青石板羊腸小道,登上懸於峭壁的淨樂宮。
這處殿宇最大的出奇在於有一座祈雨祭壇出懸崖而建,仿北斗七星,道教典籍相傳武當山紫雲真人曾在此舉霞飛昇,淨樂宮尋常不對外開放,一些個尋幽探僻的文人雅士都只能在宮外無功而返,只不過徐鳳年託大柱國老爹的福,可以帶著老魁大搖大擺來到七星壇。
山風凌冽,老魁盤膝而坐,衣袂獵獵,眯起眼睛,眺望遠峰雲海。腳步輕浮的徐鳳年站在帶刀老魁身後,這才穩住身形,幾乎睜不開眼,只得坐下,恰好躲在老魁身影中。
徐鳳年費勁喊道:“老爺爺,那小道士功力如何?”
老魁似乎有些納悶道:“武功倒是平平,似乎跟你是一路的憊賴貨,可惜了爹孃給他的那副上好骨骼。至於道法如何,也沒個試探法子,不知不知,想必不會太差,也不會太好,天下的難事大抵都逃不過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路數,不肯吃苦,哪能成才。奇了怪了,武當山怎麼就相中了這塊材料,莫不是與禪宗的子孫叢林一般?想不通想不通。”
徐鳳年更納悶,問道:“這道法玄術,能當飯吃?還是能殺人?”
老魁想了想,笑道:“小子,你問錯人了。”
“可不能殺人。”
武當山與掌教同輩分的年輕道士雙手插入道袍袖口,立於祭壇邊緣,卻不肯腳踏七星,笑著給出答案,瞧他身形,不似老魁不動如山,也不像徐鳳年那樣踉蹌狼狽,只是隨風晃動,一搖一擺,幅度不大不小,正好風動我動,竟然有些天人合一的玄妙意味。
徐鳳年眼拙,沒看出門道,只是轉身死死盯著這個當年讓姐姐抱憾離開北涼的騎牛道士,陰沉問道:“洪洗象,你為何不肯下山,走過那玄武當興的牌坊?!”
武當道教千年歷史上最年輕的祖師爺咧嘴笑了笑,一臉沒風範的羞赧,開口道:“五歲上山,八歲學了點讖緯皮毛,師父要我每日一小算一月一中算一年一大算,算何時能下山,何時需要在山上閉關,可自打我學了這學問,就沒一天不需要閉關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