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部分(第4/4 頁)
上山接皇兒回宮的,皇兒身子既已康復,朝廷國家萬機待理,皇兒就隨父皇回宮去吧,早晚也可替父皇分擔料理一些。” “父皇,皇兒願意回宮,也願意早晚孝奉於父皇膝下,可是父皇……皇兒真的不想再做什麼太子了。父皇,皇兒是怕擔不起朝國江山的萬斤重任,使父皇失望……”太子垂淚不已,跪在地上懇請父皇恩准、不肯起身。 武帝嘆了一聲:“皇兒,皇兒再累,比得上父皇當初在奸相擅權時還累麼?莫非父皇就不是肉身凡體,不知這朝國萬機的繁重麼?” 太子哭得喉咽胸堵:“父皇……” “皇兒,父皇若只為自己清靜享樂和奢華淫逸,何苦還要艱辛憂慮地做這個皇帝?皇兒尚且不願替父皇分擔這份重擔,外人又能靠得住麼?” 太子泣不成聲:“父皇是天生明主!兒臣是怕,畢盡一生也學不會父皇的王者之道啊。” 武帝撫著太子的頭:“皇兒,王者之道,皇兒只須悟透四字足矣。” “哪四個字?”太子急切地問。 “獨處之道!” “父皇,兒臣愚鈍,請父皇明示。” “有誰能得知天欲如何?” 太子望著父皇的眼睛,費力地悟著父皇的話。 武帝又道:“皇兒,譬如你私通寺院,父皇當眾責打於你之後,還有何人敢再議及此事的?再譬如詔令周將軍回裡養傷,那是因為父皇看出他果有英雄之氣、將帥之才。然少年得意者,往往不知天高地厚,孰輕孰重。若無坎坷,青雲直上者,註定非是自折,便要折人。設若一蹶不振者,此匹夫之志又如何堪當朝廷大用?若果然挾持者甚大,必能忍盡人臣所不能忍者;如此,有朝一日能得皇兒的重新提攜,不僅歷練穩健,亦必將赴湯蹈火而不辭,一生誓死忠誠皇兒朝廷……”    
少林方丈(第三十一章)(5)
太子抬起臉來,滿眼熱淚、滿懷敬仰地望著父皇那雙充滿睿智的雙眼,伏下身子,深深三叩,爾後抖著嘴唇說:“父皇!孩兒銘記父皇教誨……” 雖知五脈餘毒尚未驅盡,至少還要三四旬才可保無礙,然太子清知父皇平生最大的心願就是能及早完成南北平定、九州一統的帝王大業,自己若不回宮代為署理朝國萬機,父皇就無法去國率軍南征北戰、掃平六合。於是也顧不得許多了,當下答應父皇立即回京。 太子回京不幾日,張宮監便帶著朝廷的一道聖旨匆匆來到山上:“……周翰成將軍外傷既愈,詔敕還歸東宮,仍復其宣威將軍之職,著即日起回京覆命……” 似乎是在一夜之間,輝煌和夢想突然失而復得。 慧忍接旨後,不覺有些心熱氣躁、六神不寧了。 這份聖旨擬得含而不露,進退自如。此時自己只要回京覆命,公主、娘娘和母親就再也不會為他受苦操心了。等待他的亦將是錦繡前程、沙場勳績,一切都將水到渠成。 圓月如鏡,清輝若水。 他拿出師父傳下的青銅寶劍,豪情澎湃地于山間月下舞了一陣。耳畔山風厲厲、林濤洶洶。劍氣與月光糾葛,英姿與峭壁對峙。 收劍歸鞘時,慧忍扶劍望月,驀然記起師父的重託和身肩的弘法大義來。 他徊徨于山間,仰望日出星落。繼而打坐在煌煌月下,屏息禪悟,祈求師父在冥冥之中能為自己廓清迷茫。 當少室東方的啟明星躍出暗夜的天幕時,他終於得到了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